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水力条件下海水人工湿地净化效果及其影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贾军 1 ; 崔正国 2 ; 唐小双 2 ; 张可可 2 ; 崔鸿武 2 ; 李晓娇 1 ; 曲克明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人工湿地;水力条件;微生物分布;高通量测序;水质净化

期刊名称: 渔业现代化

ISSN: 1007-9580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26-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探究不同水力条件下海水人工湿地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本研究选用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牙鲆养殖尾水,在3种水力负荷(20 m/d、40 m/d、100 m/d)条件下设置3种停留时间(1.5 h、3.0 h、4.5 h),探讨了人工湿地对海水养殖尾水中氮、磷和化学需氧量(COD)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脱氮的关系。结果显示:海水人工湿地系统脱氮除磷效果良好,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3--P)和COD去除率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而降低,且水力负荷对DIN去除率的影响比PO43--P和COD大;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可提高DIN、PO43--P和COD去除率,对提高DIN去除率的影响尤为显著。水力负荷为20 m/d、水力停留时间为4.5 h时可实现DIN、PO43--P和COD达标排放。pH等环境条件影响人工湿地微生物的分布,进而影响人工湿地脱氮效果。该研究可为人工湿地高效净化海水养殖尾水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 相关文献

[1]基于人工湿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效果研究. 程果锋,陆诗敏,刘兴国,曾宪磊,顾兆俊. 2018

[2]人工湿地在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Li Gu,李谷,Wu Huibi. 2008

[3]周丛藻类在水质监测及净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陈丽萍,周彦锋,尤洋. 2012

[4]水培大蒜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可能性初步研究. 范立民,邴旭文,裘丽萍,孟顺龙,宋超,陈家长. 2017

[5]泡沫分离法在罗非鱼半咸水循环水系统中的水质净化效果. 单建军,宋奔奔,庄保陆,张宇雷,陈翔,吴凡. 2013

[6]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净化养殖废水投放密度的初步研究. 罗勇胜,李卓佳,文国樑,陈永青. 2006

[7]4种常用杀菌消毒剂对养殖水体中硝化细菌生长的影响. 朱国霞,于刚,白东清,周文礼,吴旋,孙宝静. 2012

[8]淡水鱼类原良种场设施水体自然净化效果的研究. 白遗胜,张贤刚,曹经晔,叶雄平,程宝林,刘寒文,张春. 2006

[9]纳豆芽孢杆菌在胭脂鱼养殖中的试验研究. 李月,刘晃,吴凡,丁永良. 2011

[10]应用渔业水质改良技术净化城市景观水域. 丁永良,徐跃静,陈国强,张鑫岳,吴凤其. 2003

[11]微藻在水产养殖水质净化中的应用. 宋楚儿,孟振,张正,宋晓金,高淳仁. 2023

[12]藕塘异位净化鱼塘水环境试验研究. 田敏,朱建强,陶玲,李谷. 2015

[13]池塘水体自然净化系统技术在鱼类人工繁育中应用研究. 王志尧,古万巨,黄兴华,赖春涛,李丽琼,钟维峰,白遗胜,曹经晔. 2010

[14]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张俊,姚晶晶,程果锋,刘浩伟,曹守启,刘兴国. 2024

[15]循环水人工繁育鳜鱼试验. 刘寒文,白遗胜,万建业,高宇鹏,曹经晔. 2008

[16]水浮莲对水产养殖排放水体净化的初步研究. 牟希东,胡隐昌,汪学杰,李晓慧,刘超,黎伟新,罗建仁. 2007

[17]中国水产养殖环境氮磷污染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 刘国锋,徐跑,吴霆,徐增洪,徐刚春. 2018

[18]高铁酸盐复合剂在水质净化和鱼病防治上的应用. 姜礼燔,朱大白. 2003

[19]复合有益菌剂对工厂化大菱鲆育苗水净化效果研究. 李秋芬,张艳,王印庚. 2006

[20]纳米材料净化海水育苗水体的实验研究. 杨菁,丁永良,胡伯成,宋红桥.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