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11个中国杏品种S-RNase基因的检测与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谷超 1 ; 张绍铃 1 ; 张树军 1 ; 宋宏峰 2 ; 赵习平 3 ; 刘铁铮 3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杏;自交不亲和性;S-RNase;等位PCR扩增;基因型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030

年卷期: 2008 年 31 卷 04 期

页码: 4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11个未知基因型的中国杏品种为试材,根据李属植物S-RNase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引物组合检测各品种S-RNase基因,共获得22条等位扩增片段,电泳检测表明所有品种的扩增条带集中在300~1100bp的范围内,且表现出一定的长度多态性。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22个S-RNase基因为10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其中6个为首次发现,根据Gen-Bank中已登陆的杏S-RNase基因的顺序,分别命名为S19、S20、S23、S24、S25、S26,序列登陆号为:EF185300、EF185301、EU037262、EU037263、EU037264、EU037265。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分析表明,杏的S-RNase与李属植物的S-RNase表现较高的同源性,为59.3%~100%;与苹果和梨的S-RNase同源性较低,为19.6%~31.6%。试验确定11个中国杏品种资源的自交不亲和基因型分别为:‘大果杏’S19/S20,‘张公园’S24/S25,‘二红’S9/S11,‘黄口外’S11/S26,‘植丸子’S11/S17,‘宇宙红’、‘大丰’S17/S23,‘超仁’、‘虹桥’S8/S11,‘冀光’、‘中华大杏梅’S8/S9;部分品种的田间杂交授粉座果与花粉管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了所鉴定基因型的可靠性。

  • 相关文献

[1]普通番茄与秘鲁番茄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 徐鹤林,余文贵,龙明生,陆春贵,杨荣昌,吴鹤鸣,陆维忠,余建明,周邗扬. 1991

[2]槜李等15个李品种S基因型鉴定及其多态性分析. 张树军,黄绍西,张绍铃,吴俊,衡伟,吴华清,宋宏峰. 2008

[3]克服萝卜自交不亲和性的化学试剂筛选. 倪萌,王娟,王爽,梅燚,柳李旺,徐良,王燕. 2022

[4]东陇海地区日光温室杏栽培技术总结. 蔺经,李晓刚,颜志梅,盛宝龙,常有宏. 2005

[5]植物精油对杏果实防腐保鲜的研究初报. 李鹏霞,张兴,刘亚敏,王炜,伍玉洁. 2007

[6]东陇海地区杏日光温室栽培试验. 蔺经,李晓刚,宋国涛,常有宏. 2006

[7]杏果肉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研究. 颜少宾,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 2011

[8]中国杏自交不亲和花粉特异SFB基因的鉴定与序列分析. 吴俊,谷超,张绍铃,张树军,宋宏峰,赵习平. 2010

[9]梅和杏果实有机酸代谢差异研究. 翁金洋,薛松,倪照君,阎依超,沈志军,高志红. 2018

[10]不同包装处理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胡花丽,梁丽松,李鹏霞,王贵禧. 2009

[11]不同杏品种开花生物学特性和花粉萌发率研究. 许建兰,马瑞娟,宋宏峰,杜平,沈志军,俞明亮. 2005

[12]梅和杏果实有机酸代谢差异研究. 翁金洋,薛松,倪照君,阎依超,沈志军,高志红. 2018

[13]李、杏、梅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的同工酶研究. 汪祖华,陆振翔,郭洪. 1991

[14]秋季不结球白菜硝酸盐积累的基因型差异. 张国芹,李静,牟建梅,徐君,徐瑶. 2016

[15]6-BA对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的影响. 李强. 2001

[16]玉米见展叶差的研究. 章履孝,陈静,袁建华,祝景成. 1992

[17]基于污染控制的小麦品种氮磷钾吸收与移除特征研究. 盛婧,张鹏,孙国锋,王鑫. 2015

[18]不同基因型蚕豆品质构成因子的比较分析(英文). 葛红,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卢玉彬. 2016

[19]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氮吸收特征与农田归还率研究. 盛婧,孙国峰,吴纪中,周炜,王鑫. 2015

[20]不同基因型甘薯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周志林,唐君,张允刚,赵冬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