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精细尺度的冬季南乔治亚岛南极磷虾渔获率时空与环境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国平 1 ; 刘子俊 1 ; 徐国栋 2 ; 张吉昌 3 ; 孟涛 1 ; 黄洪亮 2 ; 徐怡瑛 1 ; 朱小艳 1 ; 许柳雄 1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研究室

关键词: 南极磷虾;南乔治亚岛;广义可加模型;渔获率;环境因子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4 年 25 卷 08 期

页码: 2397-24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南乔治亚岛水域不仅是南极磷虾渔业的主要渔场之一,同时该水域的南极磷虾也是许多以该岛为栖息地的捕食者(如海豹、鲸鱼等)的饵料,因此对该岛南极磷虾资源丰度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南极生态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精细尺度渔业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对2013年冬季南极磷虾渔获率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渔获率总偏差解释率为32.0%,其中贡献最大的为旬别,贡献率为21.4%;其次为纬度,但贡献率显著降低,仅为4.4%.7月上旬至9月上旬,渔获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渔场东侧渔获率较高,尤其是中东部海域,而北侧的渔获率相对偏低.随着地形变化程度的增大,平均渔获率呈下降趋势.风力处于4级以下的情况不仅适宜捕捞作业,且渔获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风向并不会对渔获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在表温0.5~2.0℃范围内,随着表温的增加,平均渔获率呈上升趋势.

  • 相关文献

[1]2013年冬季南乔治亚岛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研究. 朱国平,王芮,朱小艳,孟涛,黄洪亮,徐国栋,张吉昌,许柳雄. 2015

[2]基于广义可加模型分析时空和环境因子对2013年南极磷虾资源分布的影响. 孙珊,李显森,赵文武,张吉昌,朱建成,徐玉成. 2015

[3]南极磷虾中层拖网捕捞参数对CPUE变动的影响. 张衡,张瑛瑛,王雪辉,叶锦玉,屈泰春,吴越,张胜茂,黄洪亮,徐博. 2019

[4]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夏季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分布研究. 高阳,张翼,张辉,刘尊雷,李圣法,程家骅. 2023

[5]基于遥感的黄海中南部越冬鳀资源密度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牛明香,王俊,吴强,孙坚强. 2020

[6]长江上游鲢幼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键环境因子判别. 蒲艳,杨浩,田辉伍,邓华堂,倪文静,魏念,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23

[7]黄海大头鳕0龄幼体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张人元,卞晓东,单秀娟,金显仕,关丽莎. 2018

[8]南沙群岛海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pp.)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杜飞雁,王亮根,王雪辉,宁加佳,谷阳光,李亚芳. 2016

[9]黑水河红尾副鳅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最适生境条件. 李文,蒲艳,田辉伍,邓华堂,成必新,孙干,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 2023

[10]基于广义可加模型的时空和环境因子对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的影响. 牛明香,李显森,徐玉成. 2010

[11]黄河口近岸海域鮻鱼卵、仔稚鱼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牛明香,左涛,王俊,陈瑞盛,张家旭. 2022

[12]塞内加尔近海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崔凤琛,郭爱,朱文斌,许永久. 2024

[13]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及渔获率的时空分布. 粟丽,陈作志,张魁,张俊,王新星. 2018

[14]2017年南海中南部渔场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及渔获率时空分布. 粟丽,陈作志,张鹏,李杰,王欢欢,黄佳兴. 2018

[15]光诱罩网沉降性能对鸢乌贼渔获率的影响. 晏磊,李杰,杨炳忠,张鹏. 2018

[16]基于GAM模型分析水温垂直结构对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 杨胜龙,张忭忭,唐宝军,化成君,张胜茂,范秀梅,戴阳,冯春雷. 2017

[17]南海北部马面鲀渔获率初步研究. 郭禹,陈国宝,于杰,李斌,王东旭. 2016

[18]月相对南海灯光罩网鸢乌贼渔获率的影响分析. 晏磊,张鹏,杨吝,杨炳忠,陈森,李亚男,谭永光. 2015

[19]北部湾中国枪乌贼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变化的初步研究. 李渊,孙典荣. 2011

[20]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科鱼类的分布. 陈国宝,李永振.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