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施氏鲟胚胎发育期中几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颖 1 ; 徐式见 2 ; 徐伟 1 ; 宋聃 1 ; 刘晓勇 3 ; 孙大江 1 ; 曲秋芝 1 ; 王斌 2 ; 夏泳涛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鱼工程繁育中心

关键词: 施氏鲟;微量元素;胚胎发育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16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37-40

摘要: 在水温(18±0.5)℃下,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施氏鲟Acipenserinae schrenkii胚胎发育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胚胎发育进程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为稚、幼鱼及亲鱼培育的营养需求量和饲料配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胚胎发育过程中,Fe、Mn、Cu、Zn含量的变化规律与代谢高峰期各不同。Fe含量呈先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孵出期最高(18.12mg/kg);Mn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受精卵期含量最高(1.04mg/kg);Cu含量的高峰期分别为卵黄栓期、心搏期、孵化早期和孵出期,含量分别为1.66mg/kg、1.95mg/kg、1.83mg/kg和1.93mg/kg;卵裂期Zn含量最高(10.86mg/kg);视泡期微量元素的含量最低。

  • 相关文献

[1]施氏鲟胚胎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性激素含量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 席庆凯,张颖,刘晓勇,潘鹏,孙大江. 2015

[2]人工培育与野生施氏鲟精、卵生物学及胚胎发育的比较分析. 王丙乾,曲秋芝,邱岭泉,马国军,刘洪柏,孙大江. 2003

[3]施氏鲟的胚胎及胚后发育研究. 刘洪柏,宋苏祥,孙大江,范兆廷,贾世杰,苏辉. 2000

[4]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杂交子代胚胎发育期的抗氧化酶活性. 张颖,徐伟,孙大江,王斌,许式见,张镜群,胡朝. 2017

[5]人工养殖施氏鲟和小体鲟精浆微量元素分析. 张涛,庄平,章龙珍,张征,周运涛,蓝泽桥,王正凯. 2003

[6]施氏鲟、大杂交鲟和西伯利亚鲟卵及体腔液的生化组成比较. 张颖,孙大江,刘晓勇,潘鹏,曲秋芝. 2014

[7]不同饲粮对虹鳟鱼卵中矿物质、维生素含量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姜作发,卢彤岩,刘永,李永发,贾锺贺. 2004

[8]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9]施氏鲟和小体鲟卵黄蛋白的组成. 齐茜,张颖,孙大江. 2008

[10]人工养殖施氏鲟性别鉴定和卵巢不同发育期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与判别分析. 章龙珍,张涛,庄平,赵峰,冯广朋,宋超. 2012

[11]施氏鲟抗氧化中草药方剂的筛选. 王荻,刘红柏,廉超,罗添允. 2016

[12]施氏鲟的性腺分化及养殖水温对其性腺分化的影响. 张颖,孙慧武,刘晓勇,孙大江,曲秋芝. 2012

[13]饲料卵磷脂对施氏鲟血清卵黄蛋白原、卵径及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影响. 张颖,孙慧武,徐伟,孙大江,曲秋芝,刘晓勇,张永旺. 2010

[14]饲料脂肪源搭配对施氏鲟雌鱼繁殖性能和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影响. 齐茜,刘晓勇,孙大江,徐翱,麦丽开. 2014

[15]温度对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正反杂交种生长的影响. 宋聃,张颖,吴文化,刘晓勇,曲秋芝,孙大江. 2017

[16]施氏鲟不同组织中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规律. 李雷,王念民,都煜,李娜,马波. 2019

[17]养殖施氏鲟的性腺转录组特征分析. 李营,阮瑞,艾成,岳华梅,叶欢,杜浩,李创举. 2020

[18]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后代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及抗病性能比较. 齐茜,刘浩浩,李忠华,买丽坎·依不拉英,白喜军,王文峰,刘晓勇. 2017

[19]复方中药免疫添加剂对施氏鲟生化指标的影响. 冯淇元,王荻,刘红柏. 2019

[20]板蓝根对施氏鲟幼鱼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彭翔,夏磊,张洪玉,赵明军,董世瑞,惠景,宁立.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