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木薯新发藻斑病在中国的发生调查及病原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奕鹏 1 ; 时涛 1 ; 蔡吉苗 1 ; 李超萍 1 ; 李博勋 1 ; 黄贵修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木薯;藻斑病;头孢藻;低温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9 期

页码: 1787-17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0~2015年,笔者在对中国木薯主栽区的病害调查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叶斑病。该病在云南、海南、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区均有发生,生长中后期爆发流行,初步分析低温是该病成灾的关键因子。病原在叶片上形成黄褐色或黑褐色、近圆形、中央灰白色毛毡状的病斑,发病叶片大量脱落,严重影响木薯的长势和产量。对来自不同地区的病样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病原在寄主组织上均形成有隔的孢囊梗,单生或丛生,其上着生数个圆形、黄色的孢子囊,表明其为寄生性头孢藻。

  • 相关文献

[1]木薯海藻糖合成酶基因MeTPS6克隆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丁泽红,铁韦韦,付莉莉,颜彦,胡伟. 2017

[2]木薯及其他植物P5CS基因进化及表达分析. 丁泽红,付莉莉,铁韦韦,颜彦,胡伟. 2017

[3]P5CR基因的进化及其在木薯中的表达分析. 丁泽红,付莉莉,颜彦,铁韦韦,胡伟. 2018

[4]自然低温条件下木薯种质出苗率和株高的调查评价. 徐娟,黄洁. 2013

[5]武鸣县木薯朱砂叶螨发生规律初探. 潘文勤,李华英,颜文好,李兆贵,韦艳春,黄洁. 2011

[6]创新催生木薯产业化. 黄洁. 2007

[7]我国木薯燃料酒精发展现状及建议. 匡钰,朱德明. 2006

[8]木薯的营养规律及平衡施肥. 漆智平,洪彩香,张伟特,黄洁. 1999

[9]木薯MADS-box基因克隆及其响应乙烯信号的表达模式分析. Wenbin Liao,廖文彬,Wang Gan. 2011

[10]木薯品种、水土保持技术和嫩茎枝快繁技术. 黄洁. 2009

[11]木薯脯氨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Lili Fu,付莉莉,Xiuquan He. 2011

[12]基因组选择拓展木薯生物能源应用潜力. Wenquan Wang,王文泉,Cheng Lu,卢诚,Xin Chen,陈新,Zhiqiang Xia,夏志强,Kaimian Li. 2015

[13]木薯中草药微生态制剂治疗和预防猪、牛疾病的研究. 蒋盛军,王永壮,刘以道,符乃方,罗长辉. 2011

[14]低温对槟榔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吴敏,曹红星,冯美利,陈思婷,王贵美,李杰. 2010

[15]木薯MeTPS1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丁泽红,付莉莉,吴春来,胡伟. 2018

[16]低温对贵州山地红玉芒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何凤平,康专苗,龚德勇,刘清国,刘荣,林敏,黄建峰,党志国. 2022

[17]植物CBF转录因子抗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静,王永,杨耀东,肖勇,夏薇,乔飞. 2014

[18]通过转化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AcoFAD2提高菠萝植株的抗寒能力. 舒海燕,冼淑云,欧艳妃,何卢琼,丁丽芬,李科明,詹儒林,常胜合. 2021

[19]低温贮藏对控制菠萝黑心病和保持品质的影响. 弓德强,谢江辉,张鲁斌,谷会,孙光明,朱世江. 2010

[20]香蕉泛素结合酶基因MaUCE2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王安邦,金志强,刘菊华,贾彩红,张建斌,苗红霞,徐碧玉.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