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大麦品种B-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永英 1 ; 赵献林 1 ; 相志国 1 ; 张丹 1 ; 杨红珊 1 ; 张玉杨 1 ; 王美芳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麦;B-醇溶蛋白;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4 年 019 期

页码: 6272-62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麦醇溶蛋白是影响大麦食品加工、麦芽制备和饲用价值的主要因素之一。B-醇溶蛋白占总醇溶蛋白的70%~80%,对品质的贡献相对较大。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8份大麦材料的B-醇溶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鉴定,共得到27个完整的基因序列,包括22个编码基因和5个假基因。经与GenBank注册的序列进行比对,它们之间的碱基相似度为79.6%~99.5%,说明这27个基因序列全部是新基因或等位变异。22个基因的推断氨基酸序列表明,其中18个基因含有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2个基因含有7个半胱氨酸,其余2个则含有9个半胱氨酸,这在大麦中是首次发现,其可能属于编码优质蛋白亚基的基因。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大麦醇溶基因的特征特性以及培育优质大麦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 相关文献

[1]18个大麦品种醇溶蛋白基因的比对和序列分析(英文). 赵永英,赵献林,相志国,张丹,张玉杨,王美芳,杨红珊. 2023

[2]猪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2的分子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职爱民,冯定远,周响艳,黄志毅,邹仕庚,王修启,左建军,叶慧,王小兰,刘准. 2009

[3]马立克氏病病毒河南分离株Meq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余祖华,滕蔓,丁轲,闵亚杰,禹乐乐,宿靖伟,程相朝,罗俊. 2014

[4]华山新麦草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Ph-1-SST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贺晓岚,王建伟,李文旭,赵继新,武军,陈新宏. 2018

[5]甘薯和巴西牵牛18S rRN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王振东,王晓华,乔奇,张德胜,秦艳红,田雨婷,张振臣. 2011

[6]牛1gG高亲和力受体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阎玉河,李学伍,王爱萍,张改平. 2000

[7]IBDV地方野毒株(XX株)VP2基因高变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席俊,张改平,王选年,张红,乔松林,赵绪永,张利娜,李清州,冯丽丽. 2008

[8]滨麦蔗糖:果聚糖6-果糖基转移酶(6-SFT)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贺晓岚,王建伟,赵继新,李文旭,武军,陈新宏. 2016

[9]玫瑰GASA4-like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张强,孟月娥,李艳敏,王慧娟,王利民,王志勇. 2009

[10]1997年《麦类文摘》收录文献的统计分析. 朱云香,段韶芬,徐丽敏,张红伟. 1998

[11]大麦若干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分析. 杜春光,李正玮,何立人,何丽玫,杜连仲. 1991

[12]大麦DNA导入小麦产生抗白粉病变异的遗传研究. 阎新甫,刘文轩,王胜军,王西成,王锡锋. 1994

[13]25份澳大利亚小麦种质的性状表现及利用. 王美芳,雷振生,吴政卿,徐福新,杨攀,常阳,柳东阳,李巍. 2019

[14]法氏囊B细胞λ轻链基因编码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宋海涛,张红,王丽,段艳华,乔松林,李学伍,赵光辉,张改平. 2007

[15]油菜抗裂角研究进展. 文雁成,傅廷栋,涂金星,马朝芝,沈金雄,张书芬. 2009

[16]辣椒红素的生物合成及代谢研究进展. 毛立霞,魏小春,原玉香,段俊枝,张晓伟,姚秋菊. 2018

[17]CIMMYT小麦种质农艺及品质性状分析. 王美芳,雷振生,吴政卿,徐福新,常阳,周正富,晁岳恩,刘加平,李巍. 2018

[18]烟夜蛾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组织特异性表达. 罗梅浩,蔡永萍,赵艳艳,王甜甜,郭线茹,原国辉. 2012

[19]河南省大蒜病毒病的分子检测. 孙新艳,史亚娟,王振跃,燕照玲,孙虎,施艳. 2016

[20]牛环曲病毒河南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分析. 师志海,徐照学,兰亚莉,王文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