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永英 1 ; 相志国 1 ; 张丹 1 ; 赵献林 1 ; 康明辉 1 ; 杨红珊 1 ; 王沙沙 1 ; 黄超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品种;郑麦925;育种策略;栽培要点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9 年 12 期
页码: 252-253+303
摘要: 重点介绍了小麦新品种郑麦925的育种策略和特点,包括育种目标、亲本选育原则、后代的处理、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并结合小麦常规育种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见解和建议,拟为黄淮麦区的高产小麦育种及栽培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铅冶炼污染区小麦籽粒镉含量及低积累品种筛选. 邢维芹,张红毅,Kirk G. Scheckel,吴龙华,李会勇,Aaron R. Betts,周通,李向东,卢一富,田会阳,李立平. 2015
[2]河南主栽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尚莉,武继承,管秀娟,程俊. 2009
[3]不同温光型专用小麦品种花后旗叶生理与籽粒淀粉积累特性. 张嫚,周苏玫,张甲元,张洁梅,李磊,李武超,张珂珂,尹钧. 2017
[4]河南省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的差异研究. 郭战玲,沈阿林,寇长林,马政华,王守刚. 2009
[5]中国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差异的研究. 张海萍,海林,张秀英,胡琳,胡汉桥,蒲宗君,肖世和. 2006
[6]2005~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分析——以水稻、玉米和小麦品种类为例. 卓文飞,康世云,张会芳. 2015
[7]小麦品种(系)对吸浆虫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李素娟,刘爱芝,韩松,马新丽,丁征宇,刘双季. 2006
[8]我国小麦品质改良近年进展与问题. 林作楫,章家长,雷振生,赖菁茹. 2003
[9]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系谱分析及利用. 赵淑章,李合智,武素琴. 2000
[10]从大面积高产小麦品种豫麦13号的育成探讨不同类型高产品种的选育. 林作楫,揭声慧,雷振生,李从军,吴政卿,杨会民. 2009
[11]测墒补灌与氮肥运筹对小麦品种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潘晓莹,韩伟锋. 2017
[12]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101”农艺性状及其特点.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会民,杨攀,晁岳恩,周正富,刘加平,李巍,徐福新. 2015
[13]河南省小麦品种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张莉,任银玲,李国领,张龙龙,许宏云. 2011
[14]优质强筋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郑麦379选育报告. 杨会民,雷振生,吴政卿,王美芳,何宁,何盛莲,晁岳恩,周正富. 2013
[15]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豫豆25号. 梁慧玲,李卫东. 2002
[16]地黄新品种金九(03-2)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路翠红,赵正伟,王天亮,王飞. 2012
[17]优质专用糯玉米郑白糯918的先育、特性及栽培要点. 铁双贵,丁勇,朱卫红,卢彩霞,孙建军,周珂. 2005
[18]河南小麦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种抗叶锈病鉴定与评价.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徐飞,李亚红. 2012
[19]控失BB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初报. 孙克刚,李玉顺,和爱玲,张运红,顾朝晖,岳艳军,冯梦喜. 2014
[20]应用MAXENT模型评价我国麦红吸浆虫分布初报. 武予清,郁振兴,陈华爽.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大麦品种B-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作者:赵永英;赵献林;相志国;张丹;杨红珊;张玉杨;王美芳
关键词:大麦;B-醇溶蛋白;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
小麦新品种太学27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邓旭先;张丹;王运星;黄彦宗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太学278;选育;栽培技术
-
小麦氮利用效率相关基因TaARE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等位变异
作者:王沙沙;黄绍敏;宋晓;张珂珂;李杰;刘新浩;李艳
关键词:小麦;氮素利用效率;TaARE1基因;生物信息学;等位变异
-
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TaNRT1.1的鉴定及其等位变异分析
作者:王沙沙;黄绍敏;张珂珂;宋晓
关键词: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TaNRT1.1基因;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基因TaARE1-A等位变异与产量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分析
作者:王沙沙;黄绍敏;宋晓;张珂珂
关键词:小麦;氮素利用效率;TaARE1-A基因;等位变异;产量相关性状
-
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TaNRT1.1-1A转录活性检测及互作蛋白筛选
作者:宋晓;黄绍敏;张珂珂;王沙沙;李向东;杨程;杨天军
关键词:小麦;TaNRT1.1-1A;转录激活;酵母双杂交;互作蛋白
-
18个大麦品种醇溶蛋白基因的比对和序列分析(英文)
作者:赵永英;赵献林;相志国;张丹;张玉杨;王美芳;杨红珊
关键词:大麦;B-醇溶蛋白;基因克隆;序列分析;进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