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雪翠 1 ; 孙素丽 1 ; 卢为国 2 ; 李海朝 2 ; 贾岩岩 1 ; 段灿星 1 ; 朱振东 1 ;
作者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大豆疫霉根腐病;品系;抗病性;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疫霉根腐病作为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对大豆生产威胁很大.种植抗疫霉根腐病的大豆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有效的途径.河南省位于我国黄淮夏大豆产区的腹地,具有大豆疫霉根腐病发生的潜在威胁.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河南省新育成的大豆品系进行抗性鉴定和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以明确大豆新品系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水平和抗病基因.采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法对64个河南省培育的大豆新品系进行接种,鉴定其对2个具有不同毒力的大豆疫霉分离物PsJS2和Ps41-1的抗性.结果显示,对分离物Ps41-1和PsJS2抗病的分别有35个和16个品系,对Ps41-1和PsJS2为中间反应型的分别有16个和10个品系,其中对2个分离物均抗病的有16个品系,占鉴定品系的25%.使用抗疫霉病基因RpsZheng共分离标记WZInDel11进行新品系的基因型鉴定发现,对2个大豆疫霉分离物均抗病的16个品系中有13个含有标记WZInDel11,对1个或2个大豆疫霉分离物表现为中间反应型的5个大豆品系,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其为杂合基因型,这些品系中的纯合抗病单株可直接选育成纯合抗病品系用于抗病育种.综合系谱分析结果推测,有2个品系可能含抗疫霉根腐病基因RpsZheng, 2个品系可能含RpsYD29, 14个品系可能含有RpsZheng或其等位基因.表明河南省培育的大豆新品系中含有优异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该研究结果将为病害防控和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新品系SSR标记分析. 袁翠平,卢为国,刘章雄,李英慧,李卫东,关荣霞,常汝镇,邱丽娟. 2008
[2]大豆抗SCN4新种质的SSR标记辅助抗性基因选择研究. 袁翠平,卢为国,李英慧,李卫东,刘章雄,关荣霞,常汝镇,邱丽娟. 2006
[3]25份北欧小麦抗白粉性评价及抗白粉病基因标记鉴定(英文). 王俊美,刘红彦,康振生,Buchenauer Heinrich,宋玉立. 2009
[4]SNPs在大豆等作物遗传及改良中的应用. 梁慧珍,李卫东,王辉,卢为国,王树峰,王庭峰,张辉,李金英. 2004
[5]优良品系中品03-5373系谱的遗传解析及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相关标记鉴定. 张姗姗,李英慧,李金英,邱丽娟. 2013
[6]“内黄肉山羊”新品种(系)选育技术规范. 臧为民,高腾云,郭秀婵,邓瑞广,宁长申,吕御峰,蒋媛媛. 2004
[7]莠去津对大豆叶绿素荧光的影响及药害早期诊断的应用. 苏旺苍,孙兰兰,吴仁海,王恒亮. 2014
[8]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2010
[9]芝麻新品种豫芝八号的选育. 卫文星,丁法元,卫双玲,张红. 1993
[10]植物微生物区系和植物抗病性研究. 王守正,王海燕,李洪连,于思勤,袁红霞,岳红宾. 2001
[11]河南省玉米茎基腐病主要病原菌鉴定及主栽玉米品种的抗性分析. 范志业,崔小伟,施艳,陈琦,刘迪,侯艳红,李世民,闫海霞,袁刘正. 2014
[12]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鉴定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 王守正,王海燕,李洪连,于思勤,吴营昌,岳红宾,袁红霞. 2001
[13]沿黄稻区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 张德胜,杨浩放,张振臣,秦艳红,乔奇,田雨婷. 2010
[14]棉花烂铃病的发生、品种抗病性及主要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鹿秀云,郝俊杰,赵鸣,年冠臻,郭庆港,张晓云,马平. 2017
[15]烟草品种对镰刀菌根腐病的抗性鉴定. 邱睿,李芳芳,徐敏,李成军,李小杰,陈玉国,白静科,孙玥涵,李淑君. 2019
[16]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ZNC对烟草的促生抗病效果. 郭梅燕,刘保友,李洋,张晓英,陈玉国,丁新华. 2021
[17]DNA甲基化的表观遗传机制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应用. 于翔,王晨柳,文逸凡,张子敬,吕世杰,王二耀,黄永震. 2020
[18]大白菜苗期根肿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赵艳艳,毛立霞,原玉香,杨双娟,魏小春,王志勇,牛刘静,李林,张晓伟. 2020
[19]黄淮冬麦区小麦主栽品种赤霉病综合抗性鉴定及其FHB1抗性基因检测. 徐飞,王俊美,杨共强,宋玉立,刘露露,李丽娟,李亚红,韩自行,张姣姣. 2020
[20]西瓜叶片防御酶活性变化与病毒病抗性的关系. 赵卫星,康利允,高宁宁,梁慎,常高正,徐小利,李海伦,王慧颖,李晓慧.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河南省永城市2024年大豆生产现状及防灾减灾技术建议
作者:武永康;王金社;雷晨芳;卢为国
关键词:永城市;大豆;防灾减灾技术
-
整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学分析揭示玉米对层出镰孢茎腐病的响应机制
作者:曹言勇;程泽强;马娟;杨文博;朱卫红;孙新艳;李慧敏;夏来坤;段灿星
关键词:转录组;代谢组;玉米茎腐病;层出镰孢;苯丙氨酸代谢
-
黄淮海夏玉米区试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分析及抗病基因检测
作者:王新涛;谢淑娜;杜亚亭;任玲玲;张香粉;陈威;高宏伟;段灿星;郝俊杰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抗性;抗性基因
-
玉米茎腐病致病菌全基因组分泌蛋白预测与分析
作者:曹言勇;张立立;李慧敏;韩胜博;侯梦薇;段灿星;施艳;张新友
关键词:玉米;九州镰孢菌;生物信息学;分泌蛋白
-
双国审超高产大豆新品种郑1311的选育与思考
作者:李海朝;王金社;练云;魏荷;雷晨芳;王仕伟;周扬;卢为国
关键词:大豆;郑1311;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
利用中国抗源区分强致病力大豆胞囊线虫群体的探讨
作者:练云;魏荷;王金社;张辉;雷晨芳;李金英;卢为国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强致病力;抗源
-
玉米种质资源抗腐霉茎腐病和镰孢茎腐病精准鉴定
作者:段灿星;曹言勇;董怀玉;夏玉生;李红;胡清玉;杨知还;王晓鸣
关键词:玉米种质;腐霉茎腐病;镰孢茎腐病;茎基部注射接种;自然发病鉴定;精准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