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玥 1 ; 郭爽 1 ; 王栋 1 ; 聂蕾 1 ; 涂亮 1 ; 刘鹏飞 1 ; 郭向阳 1 ; 王安贵 1 ; 祝云芳 1 ; 吴迅 1 ; 陈泽辉 1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喀斯特山区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地方品种;穗腐病;抗性鉴定
期刊名称: 耕作与栽培
ISSN: 1008-2239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05 期
页码: 1-5
摘要: 本研究利用人工接种禾谷镰孢菌的方法,对 998 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进行穗腐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示,有 3份表现高抗的地方种质材料,分别是铁心早、红爆花和乌炸包谷;有 447 份地方种质对禾谷镰孢菌的穗腐病抗性为抗级以上(中抗和抗).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 2.05,表明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在抗性上的整体多样性水平较高.比较不同类型地方种质的抗性评价结果,发现普通玉米地方种质较糯玉米类型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 相关文献
[1]西南地区玉米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李清超,张登峰,李春辉,杨珊,刘建新,吴迅. 2024
[2]贵州甘薯地方品种的生长分析. Li Yun,李云,ZHOU Liang-xing,周良兴,SONG Ji-xuan,宋吉轩,hE Zi-qiang. 2013
[3]贵州野生茶树资源及地方品种变异类型的保护与利用. 陈正武,刘红梅,曹雨. 2009
[4]贵州主要地方干椒品种的田间性状表现研究. 姜虹,杨红,韩世玉,詹永发,余文忠. 2008
[5]玉米套黄豆经济施用尿素试验报告. 罗世洪. 1981
[6]贵州辣椒主要地方品种资源的分类. 韩世玉,姜虹,杨红. 2008
[7]21个花生地方品种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 郭贵敏. 2004
[8]贵州省黔西南州21个花生地方品种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 郭贵敏. 2003
[9]贵州辣椒主要地方品种的抗旱性鉴定. 韩世玉,詹永发,姜虹,杨红. 2010
[10]贵州甘薯地方品种的性状鉴定与利用评价. 李云,耿广东,涂刚. 2011
[11]贵州甘薯地方品种的生长分析. 李云,周良兴,宋吉轩,何自强. 2014
[12]印江红香柚的经济性状与栽培技术要点. 万太友,田光华,王文礼,饶念贤,罗怿,李金强. 2019
[13]贵州大白菜品种资源特点及利用评价. 崔德祥,赵大芹. 1996
[14]10个贵州地方辣椒品种品质评价. 付文婷,詹永发,何建文,黄冬福,梁郸娜,范高领,杨万荣,罗恒. 2018
[15]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 田程程,蒲龄,张雄,王华. 2024
[16]贵州地方晚熟李种质资源的调查. 陈守一,王红林,罗昌国,金吉林,赵凯. 2022
[17]贵州地方稻种遗传资源的命名与同种异名和同名异种现象. 阮仁超,杨玉顺,陈惠查,金桃叶,游俊梅,朱玉琴. 1999
[18]贵州部分柑橘地方品种遗传背景的SSR分析. 雷天刚,何永睿,彭爱红,许兰珍,邹修平,姚利晓,李金强,陈善春. 2015
[19]39份云南糯稻品种抗瘟性和遗传多样性的相关分析. 杨慧,杨学辉,陆春明,王云月. 2011
[20]贵州小麦品种资源对条锈病的抗性鉴定. 陈文,谭清群,隋建枢,陈天清,何庆才.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相关遗传区段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作者:聂蕾;何玥;郭爽;王栋;涂亮;刘鹏飞;李娟;王安贵;蒋喻林;祝云芳;陈泽辉;吴迅;郭向阳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连锁分析;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基于60Co-γ辐射的玉米自交系T32改良与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黄一;吴舟;陈宝;肖平方;肖逸飞;涂亮;刘鹏飞;蒋喻林;王安贵;祝云芳;陈泽辉;吴迅;郭向阳
关键词:骨干玉米自交系;辐射诱变;表型性状;多样性
-
6份玉米Suwan改良系抗病性评价与育种应用
作者:王天宇;郭向阳;黄露;王黎明;祝云芳;吴迅;王安贵;刘鹏飞
关键词:玉米;Suwan种质;改良系;抗病性;育种应用
-
基于高密度SNP标记对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作者: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聂蕾;涂亮;吴迅;祝云芳;蒋喻林;陈泽辉
关键词:玉米;SNP标记;QTL
-
四百八十七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穗部性状的表型多样性
作者:李清超;杨珊;张登峰;刘建新;孙开利;吴迅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穗部性状;多样性分析;系统聚类
-
基于高密度SNP标记对112份温热改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特征鉴定与表型性状评价
作者:王栋;郭爽;聂蕾;何玥;涂亮;蒋喻林;刘鹏飞;王安贵;祝云芳;郭向阳;吴迅;陈泽辉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性状评价;SNP标记
-
云南省昆明市玉米白斑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作者:赵玳琳;吴石平;何海永;吴迅;谭清群;李继业;陈泽辉
关键词:玉米;E. sorghinum;E. dendrobii;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分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