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TM遥感信息和产量形成过程的水稻估产模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卫国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遥感;TM影像;产量形成;估算模型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7 年 04 期

页码: 12-13+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基于遥感信息获取的瞬时性与广域性,结合水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其与气候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较为简化的水稻估产模型。通过组件化的设计方法实现了遥感信息和估产模型的耦合,即利用抽穗期遥感影像反演的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及时替换水稻估产模型对应参数变量,进而实现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估测。对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水稻产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预测水稻产量的RMSE为610.47 kg/hm2,表明利用水稻估产模型可以对不同年份、不同区域的水稻产量形成情况进行监测预报。

  • 相关文献

[1]基于遥感信息和产量形成过程的小麦估产模型.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 2007

[2]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孙玲,朱泽生,,刘羽,张继林. 2004

[3]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稻群体长势.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黄文江. 2008

[4]氮肥运筹与栽插密度对粳稻颖花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乔中英,陈培峰,韩立宇,顾俊荣,季红娟,董明辉. 2016

[5]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农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孙国峰,陈留根. 2018

[6]基于作物模型与遥感信息的水稻产量预报研究. 李秉柏,田翠玲,王志明,黄晓军,郑有飞. 2006

[7]基于ENVISAT ASAR数据的水稻时域后向散射特征分析. 申双和,杨沈斌,李秉柏,谭炳香,何维. 2009

[8]基于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的水稻生长状况监测. 田翠玲,李秉柏,郑有飞. 2005

[9]2011-2019年江苏省水稻主产区规模连片水稻时空动态分析. 孙玲,邱琳,单捷,王晶晶. 2021

[10]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水稻产量估测. 田婷,张青,张海东,何其全,季方芳,朱琳. 2022

[11]基于模型和遥感的水稻长势监测研究进展. 李卫国,李秉柏,石春林. 2006

[12]高温胁迫下水稻红边特征及SPAD和LAI的监测. 谢晓金,申双和,李映雪,李秉柏,程高峰,杨沈斌. 2010

[13]高温胁迫下水稻产量的高光谱估测研究. 谢晓金,李映雪,李秉柏,申双和,程高峰. 2010

[14]水稻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方法对比分析. 康婷婷,居为民,李秉柏. 2015

[15]基于TM影像江阴市土地利用/覆盖监测. 王华,申双和,李秉柏. 2006

[16]基于ISODATA法的冬小麦产量分级监测预报. 李正金,李卫国,申双和. 2009

[17]基于ISODATA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分级监测. 李卫国,李正金,王纪华,黄文江,郭文善. 2009

[18]基于优化ISODATA法的冬小麦长势分级监测. 李正金,李卫国,申双和. 2009

[19]基于Landsat/TM遥感的冬小麦长势分级监测研究. 李卫国,李花,王纪华,黄文江. 2010

[20]利用TM遥感进行冬小麦苗期长势监测研究. 李卫国,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纪华,赵春江,李秉柏.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