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差异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卢必慧 1 ; 于堃 2 ; 孙锐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发展计划与财务处

3.江苏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区域差异性;江苏省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6 年 13 期

页码: 315-318+329

摘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深入了解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该文利用相关统计资料,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村社会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层面选取31项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00—2012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同时对各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区域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农业可持续发发展水平逐年提升,总体发展水平比较高,但区域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并划分成3区域:一是集中在北部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势区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但子系统发展不均衡;二是以中部沿江和沿海为典型的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居中,但子系统发展较均衡;三是以苏南地区县市为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劣势区。通过对影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 相关文献

[1]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 杨四军,张恒敢,顾克军,李德民,袁建,王复芹,庄焕信. 2003

[2]江苏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刘媛,姚於康,汪翔. 2013

[3]玉米自交系性状的聚类分析. 印志同,薛林,邓德祥,卞云龙,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杨水英. 2004

[4]粳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沈锦根,王玉娟. 2007

[5]抗虫棉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邢建美,黄昭平. 2008

[6]抗虫杂交棉品种选育的多元遗传分析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郝德荣,刘水东,何林池,周金凤,丛秀云. 2007

[7]水稻不同种质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 孔宪旺,孙明茂. 2019

[8]不同类型江苏粳稻主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军,宫丹妮,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仲维功,杨杰. 2016

[9]江苏省现代持续农业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胡译弘,金焱鑫,缪瑞林,李国平. 1999

[10]“政府-市场-社会”协同视角下欧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廖小静,徐雪高,易中懿,沈贵银. 2022

[11]开发生物肥料 减少化肥用量. 邵建华. 2012

[12]江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建立现代集约生态型农作制度技术体系. 赵强基. 2001

[13]22个玉米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动态聚类分析. 倪正斌,朱俊凯,王陈燕,孙红芹,万林生,孙明法. 2017

[14]授粉品种对绿宝苹果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燕,张志晓,江文,张婷,曾丽蓉,郑鑫,骆建霞. 2018

[15]不同砧木对小果型西瓜苏梦6号的嫁接适宜性评价. 白甜,许文钊,刘欣,程瑞,罗德旭,刘璐,徐兵划,顾妍,黄大跃,张雪莲,尹莲,孙玉东. 2024

[16]不同品种桃果实化学组分、微观结构与质地的关系. 赵邯,项可心,刘春菊,李斌,李大婧,李越,牛丽影,于蕊. 2024

[17]窄叶桃与普通叶片桃杂交子代(F1)光合特性评价及单株优选研究. 张斌斌,俞明亮,许建兰,张妤艳,宋宏峰. 2011

[18]江苏省棉花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徐立华,季春梅. (Mis

[19]江苏省优质梨生产的品种选择与种植比例. 盛宝龙,蔺经,熊如意,常有宏,周建涛. 2001

[20]浅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信息资源服务. 姜晓宁,陈华,张琤琤.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