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玉秀 1 ; 杜德志 2 ; 唐国永 3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青海大学生物科学系
3.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春性甘蓝性油菜;小孢子培养;胚状体;成苗率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0 年 38 卷 11 期
页码: 84-88+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对春性甘蓝型油菜胚状体成苗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提高胚状体成苗效率,缩短DH群体构建的时间。【方法】以小孢子培养获得的5964个子叶形胚状体为材料,研究了胚状体长度、培养基分装方式、琼脂质量浓度、低温处理时间与胚状体成苗的关系。【结果】胚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放置方式影响其形态发育;长度为3~4mm的胚状体成苗率最高,达到60.1%;分装方式Ⅲ,即分装20min后封口,培养基凝固后表面没有积水的培养基出苗最好,成苗率达到65.2%;随琼脂质量浓度的增加,胚状体成苗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琼脂质量浓度为12g/L时的成苗率最高,达到61.3%;4℃低温处理14d可使胚状体一次成苗率提高到65.5%。【结论】缺氧和低温处理影响胚状体的形态发育;胚状体发育程度影响成苗率;相对干燥的环境有利于成苗;琼脂质量浓度通过影响培养基中可利用水的分配、培养瓶内湿度以及乙烯浓度影响小孢子胚成苗率;低温可能通过影响胚状体内源激素水平起到提高成苗率的作用。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其单倍体应用研究进展. 星晓蓉. 2011
[2]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星晓蓉. 2011
[3]春性甘蓝型油菜几个细胞质雄性不育DH恢复系配合力分析. 星晓蓉,杜德志. 2009
[4]甘蓝型春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及其在杂交种选育中的应用. 星晓蓉. 2011
[5]春性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初探. 李秀萍,杜德志. 1997
[6]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种的小孢子培养. 赵志刚. 2013
[7]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6号的选育. 李秀萍,杜德志. 2009
[8]白菜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成胚率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 星晓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青杂有限1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作者:徐亮;唐国永;王宗昌;杜德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青杂有限1号;栽培技术
-
甘蓝型油菜开花时间的数量遗传分析
作者:赵洪平;张永顺;赵志;肖麓;杜德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开花时间;主基因+多基因
-
青海省春油菜主推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和纯度鉴定
作者:王国邦;谢立人;杜德志;李开祥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SSR标记;指纹图谱;纯度鉴定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作者:何鸟飞;赵绪涛;李开祥;杜德志
关键词:油菜育种;DNA分子标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基因遗传分析与初定位
作者:谢立人;星晓蓉;李开祥;杜德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遗传规律分析;初步定位;分子标记
-
甘蓝型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及不同时期叶绿素含量比较
作者:叶景秀;杜德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提取方法
-
甘蓝型油菜茎秆强度相关性状QTL分析
作者:徐亮;李开祥;郭少敏;杜德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茎秆强度;QTL定位;SNP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