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春性甘蓝型油菜胚状体成苗影响因素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玉秀 1 ; 杜德志 2 ; 唐国永 3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青海大学生物科学系

3.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春性甘蓝性油菜;小孢子培养;胚状体;成苗率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0 年 38 卷 11 期

页码: 84-88+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对春性甘蓝型油菜胚状体成苗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提高胚状体成苗效率,缩短DH群体构建的时间。【方法】以小孢子培养获得的5964个子叶形胚状体为材料,研究了胚状体长度、培养基分装方式、琼脂质量浓度、低温处理时间与胚状体成苗的关系。【结果】胚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放置方式影响其形态发育;长度为3~4mm的胚状体成苗率最高,达到60.1%;分装方式Ⅲ,即分装20min后封口,培养基凝固后表面没有积水的培养基出苗最好,成苗率达到65.2%;随琼脂质量浓度的增加,胚状体成苗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琼脂质量浓度为12g/L时的成苗率最高,达到61.3%;4℃低温处理14d可使胚状体一次成苗率提高到65.5%。【结论】缺氧和低温处理影响胚状体的形态发育;胚状体发育程度影响成苗率;相对干燥的环境有利于成苗;琼脂质量浓度通过影响培养基中可利用水的分配、培养瓶内湿度以及乙烯浓度影响小孢子胚成苗率;低温可能通过影响胚状体内源激素水平起到提高成苗率的作用。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其单倍体应用研究进展. 星晓蓉. 2011

[2]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星晓蓉. 2011

[3]春性甘蓝型油菜几个细胞质雄性不育DH恢复系配合力分析. 星晓蓉,杜德志. 2009

[4]甘蓝型春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及其在杂交种选育中的应用. 星晓蓉. 2011

[5]春性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初探. 李秀萍,杜德志. 1997

[6]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种的小孢子培养. 赵志刚. 2013

[7]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6号的选育. 李秀萍,杜德志. 2009

[8]白菜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成胚率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 星晓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