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李资源光合效能及其季节变化比较与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楠琪 1 ; 姜卫兵 1 ; 韩键 1 ; 张斌斌 1 ; 马瑞娟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李;光合特性;聚类分析;资源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030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66-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李资源在生长季内叶片光合能力的差异,为李的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别于2017年春季(5月下旬)、夏季(8月上旬)和秋季(10月上旬)对不同种源李资源的22个品种进行光合日变化测定。对净光合速率(P_n)日积分值、蒸腾速率(T_r)日积分值、气孔导度(G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数值分类,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定分析。[结果]李资源的P_n日积分均值春季最高,春、夏、秋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WUE日均值夏季最低,春、秋季节较高。将不同李资源按P_n高低可划分为高、中、低光合速率3类;按WUE高低可划分为高、较高、中、低水分利用效率4类。进一步主成分分析确定P_n日积分值、T_r日积分值、G_s和WUE为影响李光合生理的主导因子。对各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最终不同李资源被聚为3类,并筛选出6个综合光合性状较优的品种:黑刺李‘Damas~(-1)869’,欧洲李‘大玫瑰’,中国李‘芙蓉李’‘嘉庆子’,杂交李‘安哥诺’‘圣玫瑰’。[结论]在3个季节中,不同李资源的光合能力存在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可以筛选出适用于高光效育种的李资源。

  • 相关文献

[1]淹水胁迫下2个李砧木品种光合特性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张斌斌,许建兰,蔡志翔,马瑞娟. 2013

[2]不同季节红叶桃、紫叶李的光合特性研究. 姜卫兵,庄猛,沈志军,宋宏峰,曹晶,李刚. 2006

[3]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陆维忠,姚金保. 2001

[4]李资源对桃蚜虫田间抗性. 赵密珍,郭洪,杜平,徐国彬. 2002

[5]中国李果实生长及其成熟期的生理变化. 赵密珍,郭洪,周建涛,郭忠仁. 1996

[6]李种质资源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乔玉山,章镇,房经贵,沈志军,赵密珍. 2003

[7]Damas1869李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许建兰,韦军,俞明亮,马瑞娟,张妤艳,沈志军. 2009

[8]硝普钠处理对黑宝石李果实货架品质的影响. 陈根强,胡花丽,李鹏霞. 2011

[9]槜李等15个李品种S基因型鉴定及其多态性分析. 张树军,黄绍西,张绍铃,吴俊,衡伟,吴华清,宋宏峰. 2008

[10]‘Damas1869’李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影响因素分析. 许建兰,韦军,俞明亮,马瑞娟,张妤艳. 2009

[11]温度对GF_(43)李离体保存中老化作用的影响. 马瑞娟,俞明亮,许建兰,宋卫平,洪法水,万志刚. 2004

[12]桃、李种间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马瑞娟,杜平,胡金良,许建兰,俞明亮. 2005

[13]O_2和CO_2配比对低温贮藏李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胡花丽,李鹏霞,王毓宁. 2011

[14]适合江苏发展的4个李新品种及栽培技术. 宋宏峰,许建兰,蔡志翔,沈志军,马瑞娟. 2008

[15]4个美国李品种特征特性比较试验. 马瑞娟,宋宏峰,蔡志翔,许建兰. 2009

[16]李、杏、梅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的同工酶研究. 汪祖华,陆振翔,郭洪. 1991

[17]种子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与策略. 周红军,王凤云,郭德好,孙苏阳. 2011

[18]湿害对大麦形态和产量影响的探讨. 陈晓静,沈会权,陶红,陈和,陈健. 2005

[19]杂交抗虫棉田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王军,张明,刘红亮,赫明涛. 2008

[20]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丰县农村经济的研究. 金焱鑫,仇和,三干,李昌俊,宋养源.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