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肉类风味物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春林 1 ; 赵春萍 1 ; 谭娅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省地方猪保护与繁育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风味物质;感官评价;核磁共振;色谱-质谱联用;电子鼻

期刊名称: 肉类研究

ISSN: 1001-8123

年卷期: 2023 年 37 卷 008 期

页码: 46-51

摘要: 肉类的风味是一个重要的感官参数,主要决定肉的感官特性.肉类风味是影响肉类滋味和消费者接受度的重要因素.过去,风味物质的检测常使用嗅觉分析人员,近年来,肉类风味物质的检测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一种常用的检测技术是化学分析,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这些技术可以精确地测定肉类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此外,质谱技术的发展也为肉类风味物质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目前常将2种方法结合运用.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核磁共振,其在检测风味物质中具有非破坏性、高分辨率、多参数分析等优点.总之,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是目前常用的肉类风味物质检测技术,本文总结了它们的原理和优缺点,旨在为肉类风味物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电子鼻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铜仁珍珠花生烘烤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林茂,孟繁博,黄道梅,李国林,郑秀艳,陈曦,宋光艳. 2018

[2]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的合成. 刘嘉,董楠,叶发银,赵国华. 2016

[3]八种高盐腌制芥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徐俐,胡伯凯,吴康云,邓英. 2013

[4]贵州瑶山鸡的肌肉常规成分与氨基酸含量测定. 唐继高,吴松成,黄波,史开志. 2013

[5]热处理条件对刺梨果汁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王雪雅,丁筑红,梁芳,彭邦远,张洪礼,尹智华. 2016

[6]冻藏对洋芋粑粑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李俊,刘辉,陈中爱,吕都,黄珊,刘永翔. 2019

[7]贵州省关岭牛不同部位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差异比较. 周景瑞,罗文菊,许浩翔,雷露,冉江,姜玲玲,赵元峰,余波. 2024

[8]无明矾荞酥复合膨松剂优化及风味物质分析. 贺圣凌,周罗娜,刘辉,卢扬,赵兴丽,曾勇. 2022

[9]应用电子鼻分析~(60)Co-γ辐照对干辣椒整体气味的影响. 蓬桂华,张爱民,殷勇,李文馨. 2019

[10]25个干辣椒品种色、香、味品质差异评价. 蓬桂华,王永平,李文馨,孙小静,陆敏. 2021

[11]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比较瓮臭味及正常红酸汤的风味差异. 何扬波,李咏富,钟定江,段召燕,梁倩,石彬,龙明秀,田竹希. 2020

[12]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在五倍子蜂蜜风味识别中的应用. 邓梦青,袁扬,赵恬,王胤晨,张定红,张锦华. 2023

[13]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不同种植区域地理标志辣椒风味变化研究. 蓬桂华,陈菊,殷勇,李文馨,何建文. 2022

[14]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分析发酵鲟鱼加工过程中风味的变化. 曾诗雨,才让卓玛,张效平,张美彦,赵凤. 2021

[15]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不同酒龄酱香型白酒挥发性成分. 蒲璐璐,戴怡凤,李豆南,郭灿,姚键梅,徐浩,邱树毅. 2021

[16]生、熟浆工艺包浆豆腐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杨玉美,汤鹏宇,黄道梅,孟繁博,林茂. 2024

[17]电子鼻结合顶空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贵州不同品种辣椒发酵后挥发性成分. 陆宽,王雪雅,孙小静,霍昕,高玉琼,冯发进,杜成兴. 2018

[18]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饲用植物青贮化利用. 郭文,熊康宁,张锦华,杨苏茂,许留兴,刘凯旋. 2019

[19]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的工艺优化. 周俊良,沈佳奇,马玉华,韩秀梅,张兴无. 2017

[20]不同种皮颜色花生生品的营养、感官和品质的分析. 林茂,赵景芳,郑秀艳,孟繁博,黄道梅,李国林,陈曦,宋光艳,蒋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