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鑫磊 1 ; 邓慧莉 1 ; 孔祥瑞 1 ; 钟秋生 1 ; 游小妹 1 ; 林荣溪 1 ; 汶波 1 ; 肖美娟 1 ; 陈常颂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
关键词: 春闺茶树品种;闽南乌龙茶;天然茉莉花香;感官审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吲哚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23 年 05 期
页码: 19-26
摘要: 【目的】‘春闺’茶树品种制成闽南乌龙茶具有天然茉莉花香的品质特征。为充分发挥其品种特性,围绕特征香气品质稳定形成的配套工艺开展研究,从而提升春闺乌龙茶特征香气品质。【方法】以春闺大开面鲜叶为研究对象,设置低温萎凋轻做青(DWQ)、低温萎凋重做青(DWZ)、常温萎凋轻做青(CWQ)和常温萎凋重做青(CWZ)4种参数并分别制成闽南乌龙茶。采用感官审评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样本进行香气品质评价以及香气组分测定,研究不同处理下春闺乌龙茶特征香气品质以及组分含量差异。【结果】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重做青处理的春闺乌龙茶香气品质更优,其中DWZ制成的春闺乌龙茶似茉莉花香的品质特征最明显。香气测定结果显示,DWZ处理的春闺乌龙茶特征香气组分吲哚相对含量最高,为32.15%,同时橙花叔醇与己酸己酯等组分在DWZ中也明显富集。而CWZ处理虽然有利于整体香气丰度增加,但会使吲哚等组分相对含量占比下降。【结论】低温萎凋搭配重做青的工艺处理最有利于春闺乌龙茶似茉莉花香的特征香气品质形成。
- 相关文献
[1]‘春闺’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 钟秋生,李鑫磊,林郑和,单睿阳,陈志辉,游小妹,陈常颂. 2021
[2]'春闺'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 钟秋生,李鑫磊,林郑和,单睿阳,陈志辉,游小妹,陈常颂. 2021
[3]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春闺乌龙茶香气成分. 钟秋生,朱荫,林郑和,单睿阳,陈志辉,游小妹,陈常颂. 2020
[4]存放一年‘春闺’与‘福云6号’闽南乌龙茶香气特征研究. 李鑫磊,邓慧莉,徐锦斌,孔祥瑞,钟秋生,游小妹,单睿阳,林郑和,陈常颂. 2022
[5]存放一年'春闺'与'福云6号'闽南乌龙茶香气特征研究. 李鑫磊,邓慧莉,徐锦斌,孔祥瑞,钟秋生,游小妹,单睿阳,林郑和,陈常颂. 2022
[6]4种风味铁观音的滋味成分分析. 陈键,宋振硕,王丽丽,陈林. 2018
[7]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Ames试验及其品质特征分析. 陈济琛,郑永标,林新坚,林戎斌,蔡海松. 2004
[8]工夫红茶专业感官审评与大众化品鉴. 张方舟. 2010
[9]茶树新品系"玉翠"茶类适制性鉴定. CHEN Chang-song,陈常颂,ZHONG Qiu-sheng,钟秋生,Yu Wen-quan.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瑞香、白鸡冠等18个杂交创新种质主要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钟秋生;杨军;林郑和;单睿阳;黄婷;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杂交创新种质;农艺性状;EST-SSR;遗传多样性
-
高等植物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思彤;张亚真;孔祥瑞;金珊;陈志辉;陈常颂
关键词: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CAB);蛋白结构;生理功能;逆境表达
-
不同烘焙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风味品质分析
作者:占鑫怡;欧晓西;张雯萍;周晶晶;黄慧清;赵梦莹;李鑫磊;孙云
关键词:‘春闺’;闽北乌龙茶;烘焙程度;滋味活性值;香气;滋味
-
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作者:李兆龙;孔祥瑞;林锋强;王秀萍;赵冉;彭小莉;陈常颂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上清;鼠伤寒沙门菌;抑制
-
武夷肉桂加工中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和香气品质形成研究
作者:吴宗杰;欧晓西;林宏政;余欣茹;程守悦;吴晴阳;李鑫磊;孙云
关键词:武夷肉桂;代谢组学;加工过程;香气;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
-
茶树叶片黄化变异相关的CAB基因家族鉴定及关键基因挖掘
作者:钟思彤;张亚真;游小妹;陈志辉;孔祥瑞;林郑和;伍慧妮;金珊;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叶色黄化变异;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
茶树新品系‘福茗2号’区域试验报告
作者:游小妹;李鑫磊;陈志辉;孔祥瑞;单睿阳;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福茗2号;新品系;乌龙茶;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