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小凤 1 ; 熊婷 2 ; 李余良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2.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广东;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性状分析;变化趋势;育种进展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1 年 48 卷 012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近年广东省甜玉米区域试验品种的变化规律,探索甜玉米的育种进展,进一步提高我国甜玉米育种的水平.[方法]根据2009—2019年广东省甜玉米区试品种多点试验数据,分析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及综合品质等主要性状表现.[结果]11年间参试品种株高平均增加15 cm左右,穗位高总体稳定在68 cm左右,平均茎粗趋向稳定接近2.0 cm;穗长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幅为1.5 cm,穗粗增加趋势较为明显,表明注重大穗型品种的选育;区试品种产量在波动中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育成品种中高产品种占据较大比例;抗小斑病育种取得较好的成果,多数品种对小斑病的抗性级别达中抗以上,但近3年来对纹枯病的抗性一般,部分品种感病,抗性级别降低;优质品种占参试品种的比例达30%以上,对品质的选育也在加强.[结论]连续11年广东省甜玉米区域试验表明,甜玉米主要性状的改良取得一定成效,相关农艺性状在不断探索协调产量构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促使产量逐步提高,优质抗病品种比例有所提升,当今甜玉米育种在朝高产、优质、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等复合性目标迈进,注重品种转化及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国甜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以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为例
作者:冯发强;齐中;李高科;李余良;李武;李春艳;黄振瑞;王少奎
关键词:农艺与种业;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
鲜食玉米品种心叶期对草地贪夜蛾抗性评价及不同品种受害后的产量损失
作者:张楠;李小凤;李余良;刘建华;李武;李高科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鲜食玉米;抗虫性;产量损失;发育历期
-
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和试点环境的GGE双标图分析
作者:李余良;熊婷
关键词:甜玉米;区域试验;产量;试点;GGE双标图分析
-
根施γ-氨基丁酸对糯玉米生长、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武;李春艳;李光玉;梁敏怡;李余良;文天祥;涂攀峰;刘建华
关键词:糯玉米;产量;γ-氨基丁酸;根施;光合
-
基于转录组测序解析甜玉米耐低温发芽的相关基因
作者:李武;李光玉;肖颖妮;胡建广;李春艳;李余良;卢文佳;李高科;刘建华
关键词:甜玉米;低温萌发;近等基因系;转录组测序
-
opaque-2基因导入甜糯玉米表型分析及导入系群体初步创制
作者:张惠惠;李余良;刘建华
关键词:Opaque-2基因;甜糯玉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近等基因系;赖氨酸
-
54份鲜食玉米品种草地贪夜蛾抗虫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张楠;陈婷;李小凤;李武;肖汉祥;李高科
关键词: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危害级别;叶片抗性;果穗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