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口东滩湿地斑尾刺虾虎鱼的栖息亚生境选择和食性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衡 1 ; 叶锦玉 2 ; 张瑛瑛 2 ; 靳少非 2 ; 张胜茂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院;闽江学院海洋学院;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院;闽江学院海洋学院;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院;闽江学院海洋学院;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

关键词: 长江口;月变化;斑尾刺虾虎鱼;饵料组成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945-9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每月在长江口东滩湿地西南水域的光滩、盐沼(以海三棱藨草为主)和潮沟3种亚生境进行斑尾刺虾虎鱼的样本采集,分析斑尾刺虾虎鱼的丰度和食性差异.结果表明:6—11月均采集到斑尾刺虾虎鱼样本,以幼鱼为主,其他月份未采集到.其中,7月采集数量最多,为71尾,11月仅采集到3尾.潮沟中共采集到93尾,分别是光滩和盐沼的5.2和4.9倍.6—11月斑尾刺虾虎鱼的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均呈逐渐增加趋势.斑尾刺虾虎鱼主要摄食虾类、蟹类、昆虫类和多毛类等10大类30小类饵料生物.其中,虾类是最重要的饵料类别,并以安氏白虾等白虾属为主;蟹类以相手蟹属为主;昆虫类以小划蝽等蝽科昆虫成虫为主;鱼类饵料的质量百分比相对较高,但数量比例很低.不同亚生境斑尾刺虾虎鱼的饵料组成差异较大.7—11月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等级随体长增大而明显增大,秋末(11月)平均摄食等级可达3.不同亚生境间的斑尾刺虾虎鱼丰度差异与其摄食饵料不同有关.

  • 相关文献

[1]长江口盐沼植被生境内斑尾刺虾虎鱼食性特征. 叶锦玉,张衡,张瑛瑛,靳少非. 2018

[2]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习性. 朱美贵,杨刚,张涛,赵峰,彭欣悦,闫光松,庄平. 2016

[3]长江口和杭州湾凤鲚胃含物与海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比较. 刘守海,徐兆礼. 2011

[4]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的食性和摄食强度. 徐静静,耿智,冯广朋,庄平,吴晓峰,黄晓荣,沈盎绿,王海华. 2019

[5]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与纹缟虾虎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章龙珍,宋超,庄平,赵峰,闫文罡. 2011

[6]繁殖季节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的形态、生殖力与卵巢组织学特征. 冯广朋,章龙珍,庄平,陈洁,张涛,侯俊利. 2010

[7]超低温冷冻对斑尾刺虾虎鱼卵中酶活性的影响. 黄晓荣,章龙珍,庄平,江琪,姚志峰,刘鉴毅. 2010

[8]南海鸢乌贼微型群体的摄食习性研究. 龚玉艳,孔啸兰,杨玉滔,詹凤娉,张鹏,江艳娥,陈作志. 2018

[9]鱼类食物组成的研究概况. 刘勇. 2008

[10]东海北部大管鞭虾的食性. 李惠玉,金艳,李圣法. 2016

[11]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小黄鱼饵料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变化. 严利平,李建生,沈德刚,俞连福,凌兰英. 2006

[12]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3]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之二--底栖生物试验性增殖与放流. 陈亚瞿,金镠,谈泽炜. 2002

[14]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王云龙,张涛,朱江兴. 2009

[15]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6]“漂浮人工湿地”对长江口鱼类产卵场修复效果研究. 宋超. 2013

[17]长江口中国花鲈食性分析. 洪巧巧,庄平,杨刚,张涛,侯俊利,章龙珍,智玉龙,张航利,杨阳. 2012

[18]1985~1986年长江口生态系统能流网络分析. 张效嘉,线薇微. 2016

[19]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张宇,钟俊生,蒋日进,林楠,葛珂珂,陈渊戈. 2011

[20]长江口低氧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刘军,臧家业,冉祥滨,赵晨英,刘季花,王小静.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