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水稻分子育种初见成效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分子育种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斌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数量性状座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克隆;分子育种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0 年 47 卷 012 期

页码: 12-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是我国超过60%人口的主粮,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可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表型鉴定和选择为基础的水稻常规育种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水稻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广泛的稻种资源中挖掘特异优良基因,开展高效准确的分子育种被认为是实现水稻育种第三次突破和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为了进一步提升广东省水稻育种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建立了"广东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广州分中心",以此为依托平台,充分利用水稻所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和水稻常规育种的优势,开展了大规模的水稻重要性状基因的鉴定和分子育种,已取得显著成绩.对1992年以来水稻研究所水稻分子育种技术平台的构建、水稻重要性状基因鉴定,特别是对水稻稻瘟病抗性、耐冷性和收获指数的分子遗传研究、以及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基础的水稻分子育种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下一步水稻分子育种工作进行展望.

  • 相关文献

[1]水稻抗倒伏性遗传研究现状. 王晓飞,刘斌. 2010

[2]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与标记定位研究进展. 康美花,王丰,贺浩华. 2010

[3]广东水稻核心种质耐冷萌发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丁杰荣,孙炳蕊,于航,江立群,张静,吕树伟,陈文丰,范芝兰,潘大建,李晨,刘清. 2022

[4]水稻核心种质全基因组分子育种研究. 周少川. 2011

[5]早中晚兼用型广适性优质稻新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李康活,周德贵,赖穗春,王志东. 2010

[6]水稻耐冷QTL定位的比较分析. 杨梯丰,张少红,赵均良,黄章慧,张桂权. 2015

[7]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陈洛,朱稳,李雯慧,赵均良,周玲艳,杨武. 2024

[8]水稻OsGLYI11.2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刘圣杰,赖剑云,刘文华,刘勤坚,陈沛,张文虎,朱庆锋,肖应辉,刘军. 2023

[9]水稻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基因OsJMJ719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贾俊婷,陈兵先,吴柔贤,戴彰言,钟明生,解昊,刘双幸,刘军. 2022

[10]藏猪出生重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胡斌,蔡淑芳,孟繁明,辛海云,王塑天,李宝红,程蕾燕,李剑豪. 2021

[11]甜玉米籽粒体积和粒重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肖颖妮,李高科,李坤,于永涛,李光玉,李武,高颖珊,胡建广. 2022

[12]黄瓜核心种质白粉病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贾会霞,李锡香,宋江萍,林毓娥,张晓辉,邱杨,阳文龙,娄群峰,王海平. 2021

[13]玉米耐寒性生理机制与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于永涛,胡建广. 2008

[14]广东猪种质资源利用与育种生物技术创新. 王塑天,孟繁明,李剑豪. 2020

[15]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的进展与研究重点. 周少川,李宏,卢德城,黄道强. 2004

[16]鲜食玉米胚乳突变基因及其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李余良,索海翠. 2019

[17]柑桔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向旭. 2006

[18]利用蜡质基因Wx改良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 成太辉,杨武. 2017

[19]辣椒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罗少波,李颖,王恒明,吴智明,何铁光. 2009

[20]副猪嗜血杆菌广东分离株外膜蛋白P5基因的克隆及蛋白结构预测. 陈善真,王贵平,曾振灵,李春玲,贾爱卿,杨冬霞.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