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沈兴艳 1 ; 万世明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物源;沉积记录;古气候;第四纪;日本海
期刊名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ISSN: 0256-1492
年卷期: 2015 年 06 期
页码: 139-1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日本海作为西北太平洋一个主要的边缘海,其巨厚的海底沉积物不仅记录了海盆的古海洋演化信息,而且可用以重建晚新生代东亚大陆古气候演变。根据物质来源,日本海沉积物组成主要包括5类:风尘、河流碎屑、火山碎屑、冰筏沉积物以及海洋自生物质。其中陆源碎屑物质主要由大气环流(东亚冬季风和西风急流)和水动力过程(河流、海冰和洋流等)自东亚大陆(内陆干旱粉尘区和东部大河黄河和长江)、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岛弧等源区搬运而来。过去气候演变使碎屑物质的源区和搬运动力强度等均发生变化,相应地,日本海中这些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组成、粒度及通量等也随之变化。第四纪时期,海平面的频繁升降变化成为影响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日本海底层水环境以及沉积物自生组分特征改变的主要因素。基于近20年来日本海沉积物的来源及其古气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提出一些关于日本海区域沉积物以及古气候研究方面存在的科学问题。
- 相关文献
[1]中国东部陆架海底质沉积物环境磁学研究进展. 王双,刘健,李建超,仇建东. 2016
[2]中国东部近海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控制因素与古气候记录. 石学法,刘升发,乔淑卿,姚政权,刘焱光. 2015
[3]风尘石英在物源示踪和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朱潇,蒋富清. 2018
[4]16ka以来冲绳海槽中南部沉积物物源演化及其对古气候的响应. 王玥铭,窦衍光,李军,徐景平,蔡峰,温珍河,赵京涛,陈晓辉. 2018
[5]孟加拉扇沉积作用与古气候研究进展. 李景瑞,刘升发,吴建政,冯秀丽,孙兴全,曹鹏,王宇童,石学法. 2016
[6]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对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影响的新证据. 姚嘉惠,肖林翔,苟萌萌,李超,连尔刚,杨守业. 2018
[7]渤海百万年以来的海侵记录:BH08孔有孔虫和介形类证据. 李小艳,赵泉鸿,姚政权,王强,翦知盡,石学法. 2015
[8]渤海海域中西部新构造运动特征. 陈江欣,侯方辉,李日辉,温珍河. 2018
[9]山东半岛全新世近岸泥质区沉积过程与沉积记录. 谷玉,刘喜停,吴晓,王爱美,毕乃双,王厚杰. 2022
[10]南华系莲沱组与南沱组的古气候与氧化还原环境演化新证据. 隋佩珊,肖媛媛,孙卫东. 2023
[11]海洋环境因子对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渔场时空分布的影响. 唐峰华,史赟荣,朱金鑫,吴祖立,伍玉梅,崔雪森. 2015
[12]日本海百年来沉积速率及粒度指示意义. 宗娴,石学法,葛晨东,邹建军,Sergey Gorbarenko,乔淑卿,董智. 2016
[13]日本海中部60ka以来的风尘沉积对西风环流演化的指示. 董智,石学法,葛晨东,邹建军,姚政权,GORBARENKO Sergey,王成龙,宗娴. 2017
[14]西太平洋风尘沉积记录研究进展. 万世明,徐兆凯. 2017
[15]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生物学特征的年际变化. 唐峰华,刘尊雷,黄洪亮,刘健,张衡,朱金鑫,崔雪森. 2015
[16]日本海枪乌贼资源与近年渔业动态和预测. 钟亚丁. 1991
[17]渤海西部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记录. 蓝先洪,李日辉,王中波,陈晓辉,顾兆峰,徐晓达. 2017
[18]孟加拉湾中部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李景瑞,刘升发,冯秀丽,孙兴全,石学法. 2016
[19]西菲律宾海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意义. 褚征,胡宁静,刘季花,高剑峰,朱爱美,高晶晶,张辉. 2016
[20]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QDZ03孔稀土元素组成与物源判别. 仇建东,王双,刘健,张勇,孔祥淮.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洋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董宏坤;万世明;刘喜停
关键词:海洋沉积;早期成岩;有机质降解;自生矿物;同位素分馏;氧化还原重建
-
新生代气候变冷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靳华龙;万世明
关键词:新生代气候变冷;碳循环;青藏高原隆升;硅酸盐风化;火山铁肥效应
-
西太平洋风尘沉积记录研究进展
作者:万世明;徐兆凯
关键词:风尘;源-汇过程;碳循环;西太平洋;日本海;西菲律宾海
-
生物硅对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
作者:张晋;李安春;万世明;黄杰;卢健;蒋富清;李铁刚
关键词:生物硅;粒度;预处理方案;南海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