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靳华龙 1 ; 万世明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新生代气候变冷;碳循环;青藏高原隆升;硅酸盐风化;火山铁肥效应
期刊名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ISSN: 0256-1492
年卷期: 2019 年 05 期
页码: 71-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揭示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呈整体变冷趋势,南北两极先后发育冰盖,地球由温室气候变为冰室气候,但是其变冷机制仍不明确。大气CO_2浓度降低和大洋环流模式改变均被认为与新生代气候变冷密切相关,但目前对两者的作用还未达成统一的认识,由此存在各种假说,如BLAG假说、高原隆升-风化假说、构造隆升-碳埋藏假说、火山铁肥效应和岛弧隆升-风化假说及海道开合假说等,用以解释新生代全球变冷。围绕新生代气候变冷机制方面的争论,评述了过去近几十年来相关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不同机制对新生代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提出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重点:建立准确的新生代大气CO_2浓度演变序列、建立更加准确的地球内部排气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海道开合时刻表、建立完善的风化指标体系、加强火山作用及其大洋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的研究。
- 相关文献
[1]有机碳—氧化铁结合对海洋环境中沉积有机碳保存的影响. 赵彬,姚鹏,于志刚. 2016
[2]养殖栉孔扇贝对桑沟湾碳循环的贡献. 张明亮,邹健,毛玉泽,张继红,方建光. 2011
[3]南极罗斯海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 王家凯,李铁刚,熊志方,常凤鸣,秦秉斌,王琳淼,贾奇. 2018
[4]西太平洋风尘沉积记录研究进展. 万世明,徐兆凯. 2017
[5]海洋酸化对碳、氮和硫循环的影响. 于娟,张正雨,田继远,杨桂朋,贾鸿冰. 2018
[6]海洋纹层硅藻席古海洋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熊志方,李铁刚. 2017
[7]末次冰消期以来南大洋深部流通性与大气p_(CO_2)的关系及其控制机制. 李铁刚,王家凯. 2018
[8]内陆渔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特征及碳汇机制. 杨健,苏彦平,刘洪波,戈贤平. 2012
[9]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碳生物量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王庆轩,崔正国,曲克明,王庆奎,魏玉秋,孙军. 2023
[10]夏季桑沟湾养殖水域有机碳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夏斌,陈碧鹃,崔毅,崔正国,张旭志,刘淮德,丁东生,蒋增杰. 2013
[11]潮间带湿地碳循环及其环境控制机制研究进展. 仲启铖,王开运,周凯,来琦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洋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董宏坤;万世明;刘喜停
关键词:海洋沉积;早期成岩;有机质降解;自生矿物;同位素分馏;氧化还原重建
-
西太平洋风尘沉积记录研究进展
作者:万世明;徐兆凯
关键词:风尘;源-汇过程;碳循环;西太平洋;日本海;西菲律宾海
-
生物硅对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
作者:张晋;李安春;万世明;黄杰;卢健;蒋富清;李铁刚
关键词:生物硅;粒度;预处理方案;南海南部
-
日本海第四纪沉积记录及其海陆联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兴艳;万世明
关键词:物源;沉积记录;古气候;第四纪;日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