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玉堂 1 ; 赵宪争 1 ; 杨迎霞 1 ; 岳东霞 1 ; 尉万聪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食用菊花;激素;组织培养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4 年 4 卷 05 期
页码: 67-69
摘要: 以盆栽食用菊花的茎尖为外植体,通过调节激素浓度诱导愈伤形成、芽体萌发、继代增殖以及生根壮苗,快速扩繁食用菊花组培苗。研究结果表明:愈伤分化和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 mg/L6-BA+0.1 mg/L NAA,芽的诱导率可达到55%;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1 mg/L 6-BA+0.3 mg/L NAA+0.1 mg/L KT,平均每株芽数4.9个;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1 mg/L NAA,根数最多可达11根。
- 相关文献
[1]黄花月见草的组织培养. 刘晓捷,黄明远,王羽玥. 2009
[2]黄花月见草离体培养初步研究. 刘晓捷,黄明远,王羽玥. 2009
[3]'津韵1号'草莓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化. 孔维东,崔少杰,金凤媚,孙海波. 2021
[4]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打破休眠的研究. 居玉玲,古瑜,王炳君,蒋蕾,罗智敏,李戍彤,魏众济. 2001
[5]辣椒花药培养的初步研究. 黄亚杰,李素文,肖瑜,高素燕,张斌. 2014
[6]不同外植体与激素对北美海棠松散型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张伟龙,张超,杨静慧,刘艳军,李瑞祥,刘杉,王芝学. 2020
[7]松散型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SHAN Xiao-zheng,单晓政,WEN Zheng-hua,文正华,LIU Li-li,刘莉莉,YAO Xing-wei. 2012
[8]水稻花药培养创造水稻新质源. 李艳萍. 2007
[9]费约果外植体消毒处理方法. 刘洪章,刘艳军,杨恩芹,杨静慧,苗博瑛. 2011
[10]酒用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的研究. 张福庆,于向君,薛俊,周良炎. 2001
[11]提高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及壮苗率的技术研究. 夏时云,麦瑜玲,许继勇,郑添群,林书瀚,黄伟雄. 2005
[12]“高地”截形瓦苇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许继勇,麦瑜玲,郑添群,黄伟雄,夏时云. 2006
[13]菜豆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韩启厚,古瑜,于海龙. 2013
[14]影响辣椒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分析. 高素燕,李素文,吕敬刚,焦定量,黄亚杰. 2014
[15]离子注入对凤仙试管苗组织培养和成花的影响. 孙宁,张磊,赵新海,刘玉芹,陈小强,孟庆良,孙永健. 2009
[16]不同消毒处理对竹芋组培无菌外植体获得的影响. 夏时云,付任胜,张德岚,马武赟. 2009
[17]火龙果组培增殖快繁技术研究. 刘洪章,刘艳军,苗博瑛. 2012
[18]凤仙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 韩志慧,孟广云,赵素君,王姝. 2001
[19]玉米幼胚再生体系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 王奕,范俊山,尚丽霞,于志晶,蔡勤安,马瑞,任贤. 2015
[20]天津野生山樱花组织培养与再生体系的建立. 高英,刘昊,杨利云,杨翔祥,夏蕊,杨丽芳.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椰菜生物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杨迎霞;姚星伟;孙德岭
关键词:花椰菜;生物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组;基因编辑;分子标记;基因定位
-
花椰菜花球中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作者:张冠;杨迎霞;陆国清;陈锐;王倩;王梦梦;李荣;姚星伟
关键词:花椰菜;花青素;内参基因;RT-qPCR
-
甘蓝类蔬菜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杨迎霞;陈锐;姚星伟
关键词:分子育种;甘蓝;遗传改良育种;功能基因组
-
花椰菜核心种质的构建与评价
作者:王梦梦;孙德岭;陈锐;杨迎霞;张冠;吕明杰;王倩;谢添羽;牛国保;单晓政;谭津;姚星伟
关键词:花椰菜;核心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
-
天津地区决明子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宋兆伟;张越;赵宪争;陈晓明
关键词:决明子;覆膜;栽培技术
-
利用InDel标记鉴定花椰菜'津品70'种子真实性与纯度
作者:王梦梦;杨迎霞;谢添羽;陈锐;吕明杰;张冠;王倩;谭津;姚星伟
关键词:花椰菜;重测序;InDel标记;真实性与纯度鉴定;数字指纹图谱
-
利用InDel标记鉴定花椰菜‘津品70’种子真实性与纯度
作者:王梦梦;杨迎霞;谢添羽;陈锐;吕明杰;张冠;王倩;谭津;姚星伟
关键词:花椰菜;重测序;InDel标记;真实性与纯度鉴定;数字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