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蜡蚧轮枝菌素对5种蚜虫毒杀作用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春来 1 ; 王克勤 2 ; 李新民 2 ; 刘新润 2 ; 闫明宇 2 ; 周英伟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

2.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哈尔滨市道外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黑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呼兰县沈家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代谢产物;蚜虫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3 年 19 卷 02 期

页码: 77-79

摘要: 从俄罗斯全俄植保所引入的蜡蚧轮枝菌Tri -BA81,经液体发酵培养 ,并经萃取、提纯得到代谢产物即蜡蚧轮枝菌素 ,并将其用于对 5种蚜虫的毒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该代谢产物表现出很高的毒杀作用。室内生测 ,1%的蜡蚧轮枝菌素液对甘蓝蚜及瓜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6 35 %和 91 5 3% ,2 %蜡蚧轮枝菌素液对桃蚜的校正死亡率为 91 79%。 1%和 3%的蜡蚧轮枝菌素液对麦长管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6 5 4 5 %和 10 0 % ,对大豆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6 5 5 6 %和99 5 3% ;田间平均防效为 72 5 %和 79 4 %。

  • 相关文献

[1]蜡蚧轮枝菌代谢产物对害虫毒杀作用的研究. 李新民,王克勤,刘春来,徐伟钧,刘兴龙,张举梅. 2005

[2]蜡蚧轮枝菌固态发酵基质筛选和发酵条件研究. 刘春来,李新民,王克勤,刘兴龙,王爽,杨明秀. 2008

[3]蜡蚧轮枝菌的碳·氮营养源研究. 刘春来,王爽,李新民,刘兴龙,夏吉星,杨帆,马玲. 2013

[4]蜡蚧轮枝菌对桃蚜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刘春来,王爽,李新民,刘兴龙,夏吉星,杨帆,马玲. 2013

[5]蜡蚧轮枝菌毒素防治温室白粉虱初步研究. 王克勤,李新民,刘春来,许国庆. 2000

[6]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对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的影响. 刘春来,李新民,王克勤,刘兴龙,王爽. 2008

[7]蜡蚧轮枝菌防治温室白粉虱应用研究. 王克勤,刘春来,于振民,李新民,许国庆. 1999

[8]放线菌Snea253代谢产物杀线虫谱研究. 陈井生,陈立杰,段玉玺,朱晓峰,王媛媛. 2010

[9]UPLC-MS/MS法测定水稻中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陈国峰,尤红梅,滕瑶,刘峰,张晓波,董见南,廖辉. 2021

[10]土壤拮抗细菌的分离与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初步研究. 刘春来,李新民,王爽,夏吉星,杨帆,刘宇,苏宝华. 2015

[11]镰孢菌代谢产物浓度的定量测定方法. 石凤梅,张匀华. 2007

[12]大豆胞囊线虫生防菌Snea49代谢物对不同种类线虫的毒力. 陈井生,周园园,朱峰,周长军,孙明明,李智媛,段玉玺,陈立杰. 2015

[13]马铃薯病毒病传播介体蚜虫的危害及防治. 张抒,白艳菊,范国权,高艳玲,张威,申宇,魏琪. 2017

[14]蚜虫中携带马铃薯卷叶病毒检测方法的改进. 韩树鑫,白艳菊,张威,高艳玲,范国权,张抒,申宇. 2016

[15]蚜虫新型预警网络的构建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秦启联,梁红斌,曹雅忠,许国庆,高占林,徐伟钧,武予清,李学军,赵章武,成新跃. 2011

[16]中华草蛉与异色瓢虫对温室蚜虫共同控制效果. 武琳琳,王立达,李青超,周超,董扬,闫锋,徐莹莹. 2018

[17]吡虫啉防治大事产蚜虫试验初报. 吴炳芝,张传文. 2001

[18]小麦与蔬菜蚜虫新型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刘勇,曾建国,郭梅,孙京瑞,程辟,陈巨莲. 2014

[19]用黄色粘虫板监测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蚜虫种群动态与诱杀效果研究. 王连霞,王克勤,赵秀梅,郑旭,袁明,于运凯. 2021

[20]蚜虫胁迫下两种栽培模式大豆生理指标及光谱特征分析. 王囡囡,于忠和,贾会彬,朱宝国,孟庆英,宋英博,陈庆山.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