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吡虫啉拌种控制全生育期小麦蚜虫有效剂量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爱芝 1 ; 陶岭梅 2 ; 韩松 1 ; 梁九进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

关键词: 吡虫啉;拌种;全生育期;小麦蚜虫;有效剂量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09 年 35 卷 02 期

页码: 152-1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对吡虫啉拌种控制全生育期小麦蚜虫有效剂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仅用吡虫啉拌种就可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将小麦蚜虫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表现出超高效、持效的控制效果。1 kg种子用1.0~4.8 g吡虫啉(有效成分)拌种,从播种至灌浆末期,防治效果在95%以上,至乳熟期(收获期)防治效果仍高达74.49%~96.61%;千粒重比未拌种区增加了26.51%~36.5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吡虫啉拌种控制全生育期小麦蚜虫的经济、有效剂量为有效成分1.0~2.0 g/kg种子,最佳剂量为1.5 g/kg种子。

  • 相关文献

[1]吡虫啉拌种对小麦蚜虫的控制效果及增产作用研究初报. 刘爱芝,李素娟,韩松. 2005

[2]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 韩松,全鑫,郭小奇,曹秀,梁九进,刘爱芝. 2018

[3]60﹪吡虫啉悬乳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控制效果及其保产作用. 刘爱芝,李素娟,韩松. 2005

[4]不同助剂对吡虫啉防除小麦蚜虫的增效作用. 苏旺苍,薛飞,徐洪乐,孙兰兰,张玉聚,吴仁海. 2022

[5]3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比较. 刘爱芝,韩松,郭小奇,梁九进,杨春英,曹秀,鲁传涛. 2017

[6]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介体昆虫控制玉米粗缩病研究. 刘爱芝,韩松,梁九进. 2009

[7]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麦蚜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刘爱芝,韩松,梁九进. 2012

[8]吡虫啉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效应的影响. 刘爱芝,杨艳春. 2009

[9]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对麦蚜田间防效及药剂残留动态分析. 都振宝,苗进,武予清,陈锡岭,李广领,巩中军,段云,蒋月丽. 2011

[10]吡虫啉不同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防控效果以及对产量的影响. 刘爱芝,韩松,梁九进. 2012

[11]郭予元院士在小麦害虫预测和治理上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 陈巨莲,武予清,张勇,范佳,谭晓玲,曹雅忠,苗进,倪汉祥. 2023

[12]吡虫啉及其复配剂不同施药方法对油菜蚜虫控制效果. 刘爱芝,韩松,张书芬,梁九进. 2010

[13]不同播期和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 刘佳中,孙静,王静,张进国,姜军,赵保军,郝俊杰. 2014

[14]高巧与顶苗新处理水稻种子对秧苗素质的影响及其控虫效果初探. 夏明聪,任应党,马晓静,冯超红,李丽霞,姜军,秦亚芳. 2015

[15]不同药剂拌种对芝麻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倪云霞,刘玉霞,刘新涛,荣茂嘉,刘红彦. 2009

[16]拌种防治花生田金针虫药剂筛选及其安全性研究. 刘爱芝,郭小奇,韩松,梁九进,鲁传涛. 2015

[17]吡虫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麦蚜有效剂量的评价. 刘爱芝,王晓军,武予清,李素娟,李巧丝. 2003

[18]金银花中吡虫啉残留量的HPLC测定方法. 刘清浩,刘红彦,郭金春,艾国民,张玉军. 2006

[19]吡虫啉在金银花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刘清浩,刘新涛,倪云霞,刘红彦,张玉军. 2011

[20]三种杀虫剂对稻螟赤眼蜂种群增长的影响. 张桂芬,竹内博昭,平井一男.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