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科尔沁区天然打草场植被特征对刈割频次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晓松 1 ; 高丽娟 1 ; 斯日古楞 1 ; 李佳怡 2 ; 张军 1 ; 温超 3 ; 刘永志 4 ; 单玉梅 3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通辽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2.内蒙古民族大学

3.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4.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关键词: 天然打草场;植被特征;刈割;科尔沁沙化草原区

期刊名称: 畜牧与饲料科学

ISSN: 1672-5190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9 期

页码: 32-34+58

摘要: 科尔沁沙化草原区是半干旱天然打草场的重要分布区,针对该区域的草场现状,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对科尔沁区天然打草场不同刈割频次下的草地植被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刈割频次不同,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刈割2次处理下的羊草生物量在群落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比刈割1次的减少了23.87%;而一年生牧草虎尾草和苣荬菜在刈割2次处理下的生物量比刈割1次的分别增加了14.17%和12.98%;从产草量来看,刈割1次处理下的干草产量略高于刈割2次处理,而鲜草产量是刈割2次处理较高;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是刈割1次处理的净收入高于刈割2次处理,高出403.10元/hm~2。由此可以看出,刈割2次处理减少了群落中的多年生牧草数量,促进了一年生牧草的繁殖,并且投入较高,因此,在科尔沁地区的天然打草场,1年刈割1次更有利于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更新和生物量的增加。

  • 相关文献

[1]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科尔沁区天然打草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单玉梅,温超,陈海军,高丽娟,杨晓松,斯日古楞,李佳怡,张军,刘永志. 2017

[2]微生物肥对羊草植被特征和化学计量学的影响. 温超,单玉梅,贾伟星,高丽娟,杨晓松,斯日古楞,张军,刘永志. 2018

[3]刈割对天然草地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晴晴,梁庆伟,娜日苏,杨秀芳. 2018

[4]基于不同生长度日的刈割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越冬率的影响. 杨秀芳,梁庆伟,张晴晴,娜日苏,潘翔磊.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