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谭娟 1 ; 吕晓丽 1 ; 蔡鑫鑫 1 ; 王舒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黑河综合试验站
关键词: 大豆;密度;栽培模式;产量;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3 年 10 期
页码: 20-23
摘要: 为建立大豆品种黑河50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体系,以大豆品种黑河50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密度为主处理,栽培方式为副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栽培方式以及二者的互作均对大豆产量影响显著,其中处理A2B5产量最高,即密度45万株·hm-2与15cm平作组合,且与其它处理差异极显著。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影响显著,且种植密度的影响要大于栽培方式。
- 相关文献
[1]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O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2]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模式下不同蒙字号大豆的品种筛选. 吴宁,孔祥军,王永斌,赵远铃,谭巍巍,王广金. 2017
[3]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敬涛,王成,王谦玉,郑天琪,刘文波,丁春利. 2002
[4]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同化物积累和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林浩,刘丽君,吴俊江,钟鹏,林蔚刚,董德建,马岩松,刘鑫磊,程莉莉,魏崃,刘德生. 2009
[5]种植密度对早熟春玉米南北7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海军. 2021
[6]不同密度与整枝方式对礼品西瓜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杜志强,王迪,徐慧春,李志学,张宏宇,胡禧熙,赵践韬. 2019
[7]环境和密度互作对合玉29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牛忠林,靳晓春,蒋佰福,邱磊,吴丽丽,李如来,高洪涛. 2020
[8]玉米杂交种嫩单14的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王俊强,浦子钢,韩业辉. 2012
[9]耕作方式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盖志佳,张伟,刘婧琦,蔡丽君,王谦玉,赵桂范,张敬涛,李彩凤,王玉波. 2015
[10]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影响分析. 赵杨,钱春荣,王俊河,于洋,宫秀杰,姜宇博,杨国航,左辛. 2012
[11]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吴丽丽. 2023
[12]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新品种边单3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 2011
[13]种植密度对极早熟春玉米绥玉29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 2017
[14]栽培因子对合农63大豆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姜成,刘婧琦,赵桂范,冯鹏,郭泰,王谦玉,张敬涛. 2012
[15]播期和密度对高油高产大豆合丰50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王志新. 2009
[16]种植密度对绥农22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付春旭. 2011
[17]不同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石绍河,陈维元,姜成喜,付亚书,姜世波,景玉良,符强. 2012
[18]密度和播期对合农63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申晓慧. 2012
[19]行距和密度对半矮秆大豆‘合农7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盖志佳,赵文军,杜佳兴,刘婧琦,蔡丽君,张伟,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赵桂范,张敬涛,张洪旭. 2017
[20]不同密度下主茎亚有限型大豆株型及产量的变化规律. 李灿东,赵建有,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郭美玲,刘忠堂.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年生野生大豆地理分布研究情况
作者:魏然;崔杰印;杨树;张武;项鹏;位昕禹;王舒;李敏
关键词:野生大豆;地理分布;资源考察
-
黑龙江北部救灾大豆品种评价及筛选
作者:韩德志;刘显元;王舒;蔡鑫鑫;魏然;贾鸿昌;闫晓飞;吴俊彦
关键词:大豆;救灾品种;播期;筛选
-
树木任意部位直径干形预测研究
作者:刘春光;吕晓丽;王晓梅;仝贵文;孙晓环
关键词:赤松;干形;直径
-
14个水稻品种2021年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多点次适应性鉴定
作者:商全玉;杨秀峰;王松;刘安晋;张习文;刘显元;王舒;吴俊彦;曹国庆;王天一;张从风;刘亮
关键词: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水稻品种;适应性;鉴定
-
稻米品质性状与改良方向探讨
作者:商全玉;刘安晋;杨秀峰;王松;张习文;刘显元;王舒;吴俊彦
关键词:水稻;品质性状;改良措施
-
重茬大豆高效施肥模式研究
作者:李馨宇;米刚;周鑫;刘显元;王舒;王立言;姜宇
关键词:重茬大豆;高效施肥;叶绿素;根瘤;产量;品质
-
耐密指数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并筛选高耐密性大豆种质
作者:韩德志;王舒;贾鸿昌;张雷;鹿文成;李英慧;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耐密性;耐密指数;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