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燃料油水溶液对牙鲆幼鱼的细胞毒性及DNA损伤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庆婷 1 ; 夏斌 2 ; 孙雪梅 2 ; 马菲菲 2 ; 韩倩 2 ; 陈碧鹃 2 ; 唐学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燃料油;牙鲆;抗氧化酶;细胞毒性;溶酶体膜稳定性;DNA损伤

期刊名称: 海洋环境科学

ISSN: 1007-6336

年卷期: 2016 年 35 卷 01 期

页码: 74-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海洋溢油污染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本实验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低剂量燃料油水溶液暴露对牙鲆幼鱼肝脏和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谷胱甘肽转硫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LPO)水平、血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产生的DNA损伤。结果表明:(1)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对燃料油胁迫的响应存在明显的组织差异,且同一种酶活性在不同的时间对燃料油污染的响应也不同;(2)溶酶体膜稳定性随着燃料油浓度增大与实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解除污染后低浓度组(0.001 mg/L)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中(0.010 mg/L)、高(0.100 mg/L)浓度组则不能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3)燃料油暴露可使牙鲆血细胞DNA受到明显损伤,染毒第15 d,低浓度组组与中浓度组血细胞DNA损伤为中度损伤,高浓度组为重度损伤,解除污染6 d后,低浓度组与中浓度组组恢复至轻度损伤,高浓度组恢复至中度损伤。因此,燃料油污染会对牙鲆造成脂质过氧化损伤,影响血细胞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最终对生物产生遗传损伤。

  • 相关文献

[1]投喂频率对牙鲆生长的影响. 陈小傲,朱建新,刘洋,薛致勇,曲克明. 2021

[2]一种燃料油模拟自然风化条件下其含硫多环芳烃组分的变化. 杨佰娟,郑立,蒋凤华,孙承君. 2016

[3]溢油对贝类的毒害效应以及生态风险评价. 沈盎绿,唐峰华,沈新强. 2011

[4]UV-B辐射下悬沙对小球藻生长和DNA损伤的影响. 李云,黄耀佳,王晓蓉. 2012

[5]悬沙胁迫下三疣梭子蟹仔蟹的RNA/DNA比率和DNA损伤. 李云,沈盎绿. 2012

[6]低浓度铜暴露导致梨形环棱螺氧化胁迫及DNA损伤的研究. 张清顺,熊邦喜,侯建军. 2010

[7]苯并(a)芘对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宋超,范立民,孟顺龙,裘丽萍,贾旭淑,胡庚东,陈家长. 2013

[8]0~#柴油和东海平湖原油对黑鲷血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董冉,沈新强,蒋玫,李磊,杨杰青,许高鹏. 2017

[9]两株致病性哈维氏弧菌胞外产物的特性分析. 石存斌,胡学峰,陈献稿,李凯彬,吴淑勤. 2007

[10]废电池浸出液对鲫鱼红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季遥,沈盎绿,平仙隐,马胜伟,沈新强. 2007

[11]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镉对中华倒刺钯肝细胞DNA的损伤. 宋超,贾旭淑,陈家长. 2013

[12]造纸废水对斑马鱼DNA损伤的RAPD分析. 范志平,马春燕,沈新强,路新平. 2007

[13]二价镉对梨形环棱螺毒理效应的研究. 侯建军,张清顺,熊邦喜,邹桂伟. 2009

[14]应用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分析海水致病性弧胞外产物的毒性. 李凯彬,郑芳艳,胡学峰,陈献稿,石存斌,吴淑勤. 2012

[15]太湖背角无齿蚌组织中8-羟基脱氧鸟苷的含量及在水体污染评价中的初步应用. 吴伟,杨健,瞿建宏,刘洪波,聂凤琴. 2010

[16]悬沙胁迫下日本囊对虾仔虾的生长和DNA损伤. 李云,沈盎绿,徐兆礼. 2011

[17]苯并[a]芘和菲对缢蛏血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蒋玫,李磊,沈新强,许高鹏,杨杰青. 2015

[18]7种五味子木脂素对草鱼原代肝细胞的毒理研究. 张洪玉,王海波,赵明军,王文峰,唐夏,胡鲲,杨先乐,夏磊. 2017

[19]氮杂螺环酸毒素的生态分布、蓄积代谢与检测技术监控研究进展. 吴海燕,郭萌萌,郑关超,彭吉星,翟毓秀,谭志军. 2018

[20]悬沙胁迫下熊本牡蛎的损伤及恢复. 李云,沈盎绿.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