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裂角相关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崔嘉成 1 ; 刘佳 1 ; 梅德圣 1 ; 李云昌 1 ; 付丽 1 ; 彭鹏飞 1 ; 王军 1 ; 胡琼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油菜;遗传效应;抗裂角指数;相关分析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3 年 39 卷 10 期

页码: 1791-17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抗裂角性是非常重要的油菜性状,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11个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品系及由其配制的30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2个环境下的抗裂角指数及其他7个角果相关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抗裂角指数遗传变异显著,遗传上受少数主效基因控制,效应以加性为主,显性效应和环境效应影响较小。大部分杂交组合的抗裂角指数杂种优势不显著。抗裂角指数与角果长、果皮重、千粒重和种子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角密度和角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抗裂角性相关性状中,角果长、千粒重、结角密度和种子直径变异主要由加性方差解释;果皮重和每角粒数主要由显性方差解释。亲本评价分析指出,作为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保持系的ZS11B和恢复系的R11其抗裂角性的一般配合力高,是培育抗裂角杂交油菜品种的首选直接亲本。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角果相关性状对抗裂角性遗传贡献率分析. 崔嘉成,梅德圣,李云昌,刘佳,付丽,彭鹏飞,王军,王会,胡琼. 2013

[2]甘蓝型油菜DH群体抗裂角性的遗传分析. 王会,桑世飞,梅德圣,李云昌,刘佳,付丽,王军,陈玉峰,胡琼. 2014

[3]栽培因素对油菜茎、分枝产量形成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王华. 2000

[4]油研7号高产栽培的性状表现及与产量相关性. 朱文秀,赵继献,王华. 2001

[5]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性状的主要因子及其相关分析. 赵继献. 2001

[6]油研50亲本资源的选择与两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分析. 张瑞茂,陈大伦,李其义. 2015

[7]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王军,魏忠芬,李德文,王璐璐,张太平. 2017

[8]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丰产稳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张瑞茂,李其义,陈大伦. 2015

[9]贵州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李云,宋吉轩,邓宽平,黄团. 2010

[10]3个群体猪FUT1基因M229与M307位点遗传多样性研究. 张雄,王婧,张静,赵春萍,韩雪,史开志. 2020

[11]不同薏苡品种(系)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 申刚,刘荣,蒙秋伊,张显波,刘凡值. 2015

[12]4个油研品种的株型结构比较. 赵继献,任廷波. 2002

[13]百宜黑鸡蛋品质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阳光远,张小林,黎华君. 2012

[14]贵州省东部杂交玉米区试分析与评价. 英敏,王金洪. 2010

[15]以提高生物产量为途径选育杂交水稻新组合. 杨胜荣,黄宗洪,向关伦,甘雨,杨占烈,潘建慧,郭慧. 2010

[16]甘蓝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郭惊涛,孟平红,吴康云,邓英. 2012

[17]贵州旱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及聚类分析. 陈能刚,陈惠查,游俊梅,阮仁超. 2010

[18]杂交水稻冈8优785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及增产途径. 龚大琨,黄宗洪,杨占烈,郭慧,甘雨,向关伦,潘建慧,郝留根,张宏伟. 2018

[19]石榴果实生长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申东虎,韩秀梅,朱晓义. 2010

[20]4月龄史氏鲟表型性状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周洲,杨兴,蒋晓红,张龙涛,刘霆.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