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SpltNPV和SeNPV几丁质酶基因大肠杆菌表达产物对病毒的增效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艳荷 1 ; 王利华 1 ; 杨凤霞 1 ; 方继朝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核型多角体病毒;几丁质酶基因;大肠杆菌表达产物;病毒;增效作用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08 年 35 卷 03 期

页码: 209-2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对病毒杀虫剂的增效作用,采用PCR扩增获得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不含N-端信号肽序列的几丁质酶基因片段SpltNPVChiA/S-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几丁质酶基因编码区全序列SeNPVChiA,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的分子量为62 kD和66 kD。将含有表达产物SpltNPVChiA/S-和SeNPVChiA的大肠杆菌菌液分别与SpltNPV或SeNPV一起加入人工饲料,饲喂3龄斜纹夜蛾或甜菜夜蛾幼虫,两种幼虫取食后致死时间均显著缩短,其中,SpltNPV+Splt-NPVChiA/S-和SpltNPV+SeNPVChiA的LT50比SpltNPV对照处理缩短0.90天和0.89天,LT90缩短1.90天和1.97天;SeNPV+SpltNPVChiA/S-和SeNPV+SeNPVChiA的LT50比SeNPV对照处理缩短0.47天和0.50天,LT90缩短0.57天和0.59天;而pET-28a/BL21对病毒的侵染无明显增效作用。两种病毒几丁质酶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产物对病毒早期侵染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但同源几丁质酶和异源几丁质酶对病毒的增效作用没有显著差异。

  • 相关文献

[1]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提高棉花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 简桂良,倪万潮,杨红华,王志兴,孙文姬,张保龙,王晓峰,马存,贾士荣. 2005

[2]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棉花株系的抗病性. 张昕,金中时,王凤良,邓晟,林玲,周益军. 2012

[3]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提高棉花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 简桂良,倪万潮,杨红华,王志兴,孙文姬,张保龙,王晓峰,马存,贾士荣. 2005

[4]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异源重组后的变异. 王成燕,钟万芳,刘宝生,方继朝,郭慧芳. 2012

[5]核型多角体病毒对不同日龄斜纹夜蛾成虫生殖的影响. 郭慧芳,武海威,钟万芳,刘宝生,牛洪涛. 2015

[6]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其他昆虫病毒混用的增效作用及其对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郭慧芳,方继朝,张海. 2002

[7]Bt对EoNPV增强作用的研究. 徐健,刘琴,殷向东,祁建杭. 2006

[8]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9]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 束兆林,杨红福,缪康,赵来成,姚克兵,于居龙. 2015

[10]杀虫剂的联合作用. 刘贤进,王荫长. 1995

[11]多菌灵与三唑酮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的协同作用. 孙国才,季明东,陆长婴,李沛元. 2000

[12]杀虫剂联合应用及其发展. 刘贤进,王荫长. 1994

[13]毒死蜱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配的增效作用. 陆长婴,吴彤东,刘凤军,沈明星,姚月明. 2008

[14]咪鲜胺与氟环唑及其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吉沐祥,陈宏洲,姚克兵,杨敬辉,王健,吴祥. 2013

[15]噻呋酰胺与氟环唑及其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作用. 吉沐祥,陈宏州,吴祥,姚克兵,朱成刚,王莉莉,王健. 2014

[16]农药助剂青皮橘油对不同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李茹,熊战之,倪向群,张凯. 2020

[17]补骨脂种子提取物与丙硫菌唑复配对桃褐腐病菌的增效作用. 王晓琳,孙伟波,李朝辉,黄洁雪,邬劼,吉沐祥. 2020

[18]戊唑醇和枯草芽孢杆菌协同作用防治蚕豆枯萎病及增效机理初探. 陈志谊,任海英,刘永锋,许志刚. 2002

[19]杀虫剂混合使用的增效作用评判分析. 顾中言,许小龙,徐德进,徐广春. 2009

[20]不同昆虫病毒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 郭慧芳,方继朝,罗伟杰,张海.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