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家蚕品种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柳新菊 1 ; 俞瑞鲜 1 ; 赵学平 1 ; 陈诗 1 ; 蒋金花 1 ; 祝新荣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家蚕品种;毒死蜱;急性毒性;敏感性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4 年 26 卷 02 期

页码: 315-3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和比较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14个不同品种家蚕的室内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对毒死蜱敏感性较强的家蚕品种有皓月和7532,其96h-LC50分别为1.842 6和2.145 2 mg·L-1;敏感性较弱的蚕品种有春晓、浙蕾、872、限2和871,其96h-LC50为2.993 7~3.347 1 mg·L-1;敏感性弱的蚕品种有秋实、白玉、CA、菁松、JA、芙蓉和湘晖,其96h-LC50为3.519 0~4.566 5 mg·L-1。说明不同品种的家蚕对农药毒死蜱的敏感性不同,其中皓月和7532对毒死蜱最为敏感。

  • 相关文献

[1]不同家蚕品种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比较. LIU Xin-ju,柳新菊,YU Rui-xian,俞瑞鲜. 2013

[2]铜与毒死蜱复合污染对淡水绿藻的毒性效应. 徐冬梅,柯薇,王彦华. 2018

[3]丘陵地区水稻田使用毒死蜱对水体的污染及其生态风险. 吴长兴,赵学平,吴声敢,陈丽萍,王彦华,王强,吴珉. 2011

[4]铜与毒死蜱复合污染对淡水绿藻的毒性效应. 徐冬梅,柯薇,王彦华. 2018

[5]班氏跳小蜂对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及解毒酶活性的变化. 杜亮,黄芳,王飞飞,吕要斌. 2015

[6]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农科5号的育成. 杜鑫,姚陆松,徐安英,陈金娥,徐霞,何秀玲,王永强. 2023

[7]家蚕春秋兼用品种“明·丰×春·玉”的育成. 王永强,姚陆松,曹锦如,叶爱红,何秀玲. 2008

[8]家蚕品种“秋丰×白玉”历年实验室鉴定成绩分析. 何秀玲,周金钱,黄衍峰,王永强. 2010

[9]夏秋用家蚕新品种“钱塘×新潮”的育成. 曹锦如,叶爱红,周文林,王永强,姚陆松. 2009

[10]春秋兼用家蚕新品种“春华×秋实”的育成. 曹锦如,叶爱红,王永强,姚陆松,周文林. 2009

[11]单交制种专用家蚕品种浙凤一号的选育. 王永强,孟智启,祝新荣,姚陆松,杜鑫,刘培刚,沈爱琴,柳新菊,曹锦如,何秀玲. 2013

[12]夏秋用家蚕新品种“夏荷×秋桂”的育成. 叶爱红,周文林,曾光远,姚陆松,王永强. 2016

[13]春秋兼用家蚕品种“恒·丰×富玉”的育成. 王永强,姚陆松,曹锦如,叶爱红,何秀玲,孟智启. 2010

[14]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家蚕品种的实验室比较试验. 杜鑫,沈王明,徐霞,陈金娥,Valiev Sayfiddin Tojiddinovich,Baxtiyar Ubaydullayevich,Nasirillayev Ismatullaeva Diloram Adilovna,Safarali Khasanboy ugli khudzhamatov,王永强. 2024

[15]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明湖春江的育成. 姚陆松,邵国昌,钱荷英,杜鑫,陈金娥,徐霞,何秀玲,王永强. 2024

[16]芹菜中毒死蜱和多菌灵残留降解行为研究. 王新全,吴长兴,章虎,徐浩. 2011

[17]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其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陈列忠,陈建明,张珏锋,何月平. 2009

[18]棉隆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陈丽萍,赵学平,吴长兴,吴声敢,苍涛,俞瑞鲜. 2009

[19]不同烹饪对模拟毒死蜱豇豆中的慢性膳食暴露评估. 王向未,仇厚援,陈文学,张志恒,袁玉伟,吴莉宇,王强. 2013

[20]不同加工方式对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的影响. 王向未,仇厚援,陈文学,王强,袁玉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