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贡付飞 1 ; 查燕 1 ; 武雪萍 1 ; 黄绍敏 2 ; 徐明岗 1 ; 张会民 1 ; 刘海龙 3 ; 姜志伟 1 ; 王小彬 1 ; 蔡典雄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肥料;土壤;模型;基础地力;潮土;DSSAT模型;冬小麦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12 期
页码: 120-12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农田基础地力提升对于减施肥料和作物稳产高产有着重大现实意义,该文依托潮土长期定位试验,采用DSSAT(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gro-technology transfer)模型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冬小麦农田基础地力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显著影响冬小麦的农田基础地力产量,18a连续施用氮磷钾化肥(NPK)、NPK配施有机肥(NPKM)、高量NPK配施有机肥(1.5NPKM)和NPK配施秸秆还田(NPKS)的农田基础地力均得到提升,其基础地力产量分别增加了721、1033、2108和1306kg/hm2,增长率分别为29.6%、42.4%、86.6%和53.7%,平均每年提高1.6%、2.4%、4.8%和3.0%,其中以1.5NPKM处理更能有效提高冬小麦农田基础地力产量。1991-2008年冬小麦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在36.5%~70.9%,各处理18a年均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42.5%、59.9%、58.9%和52.5%,大小顺序为NPKM>1.5NPKM>NPKS>NPK,说明有机肥或秸秆与化肥配施比单施化肥更能有效提高农田基础地力产量及地力贡献率。基础地力贡献率与土壤全钾、全磷含量无显著相关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其中有机碳和全氮与基础地力贡献率相关度最高,说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是潮土区基础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潮土区基础地力的主要评价指标。
- 相关文献
[1]华北潮土区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基础地力研究. 张水清,黄绍敏,娄翼来,三岛慎一郎,郭斗斗,钱小平. 2016
[2]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分析. 陈丹丹,李国强,张杰,臧贺藏,胡峰,郑国清. 2017
[3]两种冬小麦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的比较. 张建涛,李国强,陈丹丹,冯晓,郑国清. 2016
[4]腐殖酸与氮肥配施对豫北潮土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闫军营,孙笑梅,程传凯,张水清,袁天佑. 2020
[5]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张玉亭,汤丰收,何宁,黄绍敏,张巧萍,韦本辉. 2015
[6]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张玉亭,汤丰收,黄绍敏,张巧萍,韦本辉,张水清,何宁. 2015
[7]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潮土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水清,黄绍敏,郭斗斗. 2010
[8]潮土区不同土体构型对夏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赵霞,黄瑞冬,唐保军,黄绍敏,常文风. 2013
[9]不同生物型肥料对烤烟养分积累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程培军,郝浩浩,张翔,李亮,司贤宗,索炎炎,杨立均. 2021
[10]多种潮土有机质高光谱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 郭斗斗,黄绍敏,张水清,聂胜委. 2014
[11]不同类型小麦在豫南地区的品质表现. 孙君艳,张凯,程泽强. 2005
[12]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上冬小麦间作伴矿景天的探讨. 卢一富,李真理,阮心玲,李会勇,张红毅,田会阳,李立平. 2015
[13]秸秆还田下不同追氮量对麦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生态网络的影响. 靳海洋,闫雅倩,张德奇,杨程,岳俊芹,李向东,邵运辉,方保停,王汉芳,秦峰. 2023
[14]耕作方式对豫南雨养区土壤微环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张德奇,岳俊芹,李向东,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杨程,秦峰,马富举,时艳华,陈远凯,程红建. 2016
[15]长期施肥下我国水稻土基础地力变化趋势. 李忠芳,张水清,李慧,孙楠,逄焕成,娄翼来,徐明岗. 2015
[16]DSSAT模型对长期保护性耕作与土壤改良措施下玉米生长过程的模拟及验证. 杨永辉,武继承,丁晋利,张洁梅,高翠民,潘晓莹,王越,何方. 2017
[17]施肥对潮土肥际微域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 喻田甜,彭思利,朱劲,宝德俊,袁玲. 2014
[18]长期定位施肥下潮土磷素盈亏及对无机磷的影响. 王柏寒,黄绍敏,郭斗斗,张水清,宋晓,岳克,张珂珂. 2019
[19]长期施肥下潮土全氮、碱解氮含量与氮素投入水平关系. 张水清,林杉,郭斗斗,宋晓,张珂珂,黄绍敏. 2017
[20]生物炭施用下潮土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分布特征. 张帅,成宇阳,吴行,郑琴,王秀斌,张水清.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的同化利用玉米秸秆碳微生物群落演替研究
作者:陈霄龙;郭腾飞;张倩;岳克;张珂珂;宋晓;丁世杰;张水清;黄绍敏
关键词:13C玉米秸秆;DNA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微生物类群;群落演替
-
秸秆还田及不同比例控失尿素对华北平原小麦产量及潮土性质影响
作者:张水清;涂昊泽;岳克;黄绍敏;张博;宋晓;郭斗斗;张珂珂;岳艳军
关键词:控失尿素;秸秆还田;土壤养分;硝态氮;籽粒产量;氮肥利用率
-
潮土磷库组成及累积磷的消耗转化特征
作者:郭斗斗;张珂珂;黄绍敏;宋晓;张水清;岳克;郭腾飞
关键词:潮土;累积磷有效性;磷转化;缓效磷库;生物耗竭;磷地力
-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作者:宋晓;张珂珂;岳克;岳艳军;张歆玥;黄绍敏;郭腾飞;郭斗斗;张水清;李向东;丁世杰;杨程
关键词:小麦;高产;氮高效;氮低效;籽粒灌浆
-
小麦氮利用效率相关基因TaARE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等位变异
作者:王沙沙;黄绍敏;宋晓;张珂珂;李杰;刘新浩;李艳
关键词:小麦;氮素利用效率;TaARE1基因;生物信息学;等位变异
-
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TaNRT1.1的鉴定及其等位变异分析
作者:王沙沙;黄绍敏;张珂珂;宋晓
关键词: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TaNRT1.1基因;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基因TaARE1-A等位变异与产量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分析
作者:王沙沙;黄绍敏;宋晓;张珂珂
关键词:小麦;氮素利用效率;TaARE1-A基因;等位变异;产量相关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