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彩棉新品种选育及其产品开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旭升 1 ; 狄佳春 1 ; 赵亮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彩棉;品种选育;苏彩杂1号;苏绿137;马克隆值;产业化

期刊名称: 棉纺织技术

ISSN: 1001-7415

年卷期: 2015 年 08 期

页码: 81-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探讨优质彩棉新品种的选育及其制品开发。在优质彩棉新品种选育方面,成功培育出了棕絮棉新品种"苏彩杂1号",该品种的上半部平均长度(HVICC)29.8mm,断裂比强度30.4cN/tex,马克隆值4.3,达到了优质纤维Ⅱ型水平;在绿絮棉育种方面,选育出了绿絮棉新品系"苏绿137",其上半部平均长度(HVICC)29.4mm,断裂比强度27.1cN/tex,马克隆值2.8,纺纱均匀性指数达152。通过与相关纺织企业合作,试制了"苏彩杂1号"纤维纯纺9.8tex彩棉线衫。认为:两个彩棉品种单产水平较高,纤维性能优良,适于推广种植及产业化。

  • 相关文献

[1]优质彩棉新品种苏彩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产业化. 陈旭升,俞春兰,狄佳春,马晓杰,俞长松. 2009

[2]优质彩棉新品种选育及其产品开发. 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2016

[3]灰色关联分析在研究棉纤维品质与成纱质量关系中的应用. 陈国平. 1989

[4]HVI900系统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胡廷馨,顾立美. 1989

[5]棉纤维品性状研究概论. 陈国平. 1992

[6]气象因子在时间分布上对棉纤维品质影响效应初探. 胡廷馨,陈国平,顾立美,徐鑫华. 1991

[7]基于GGE双标图和马克隆值选择的棉花区域试验环境评价. 许乃银,李健,张国伟,周治国. 2013

[8]影响杂种棉马克隆值的相关因子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刘剑光,许乃银,肖松华. 2001

[9]棉属野生种克劳茨基棉第7染色体上马克隆值QTL的挖掘与定位. 徐鹏,朱静,张香桂,倪万潮,徐英俊,沈新莲. 2012

[10]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化现状与发展之我见. 刁阳隆,袁希汉. 2002

[11]种业科学的核心内容是种子科学与技术. 钱虎君,丁丹,梅彭新,王明君,王波,刘小斐,马小龙,姜建友. 2012

[12]啤麦产业化生产的有利因素、存在问题及对策. 吴春,陈晓静,沈会权,黄如鑫,陈和,陈键. 2000

[13]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中的科技需求分析. 张士永,李德新. 2012

[14]盐城市大麦种子产业化的有关问题探讨. 吴春,张明生,周汝芹. 2002

[15]对我国发展啤麦生产的回顾与思考. 黄志仁,杨锦昌. 2003

[16]江苏省“三农”问题的探讨. 刘莉. 2007

[17]江苏省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实施 Ⅱ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体系的实施效果. 仲维功,夏伍孝,陈志德,杨杰,朱述钧,陈敏,常志洲,严少华,唐明珍,巫建华,倪玉峰,郭永生,杜永林. 2003

[18]鲜食小麦产业化发展探讨. 王康君,陈凤,樊继伟,李强,孙中伟,郭明明,张广旭. 2017

[19]试论江苏省水稻生产结构调整. 缪炳良,黄宝才,潘学彪. 2000

[20]农业产业化中的科技问题研究. 吴春,周汝芹,沈会权.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