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山西临汾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红娟 1 ; 陈丽 1 ; 赵芳 1 ; 王睿 1 ; 谢咸升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优势种群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9-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山西省临汾市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技术对该市洪堡国家试验基地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微生物细菌16S r RNA和真菌ITS区进行了序列测定,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获得细菌OTUs 522个,真菌OTUs 397个。物种分类显示,细菌隶属于21门46纲83目140科190属;其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土壤细菌中的优势种群,相对丰度分别为25.21%和25.20%。真菌隶属于7门20纲43目79科142属;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种群,相对丰度为66.81%。

  • 相关文献

[1]不同药剂对山西省苹果树腐烂病优势种群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测定. 周建波,殷辉,秦楠,姚众,张志斌,赵晓军. 2015

[2]山西省农田地下害虫优势种群分布及其为害程度的调查研究. 董晋明,赵荣华,陆俊姣,李霞,史高川,王慧,刘俊莲. 2014

[3]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抗旱多样性研究. 曹雄. 2003

[4]三氯卡班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张丽珍,牛伟,戎宏立. 2009

[5]土壤和叶际微生物对啶虫脒的降解作用. 庾琴,周育,乔雄梧,秦曙,王静,朱九生. 2008

[6]高粱生长及其土壤环境对不同培肥措施的响应. 董二伟,王成,丁玉川,王劲松,武爱莲,王立革,焦晓燕. 2017

[7]晋西北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对土壤碳氮、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刘爽,王雅,刘兵兵,刘海龙,刘勇. 2019

[8]醋糟、粉煤灰对高粱苗期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高粱生长的影响. 范娜,白文斌,彭之东,李光,王慧贤. 2018

[9]糜子对铁矿复垦生土施肥的生物学响应. 王慧,李永山,董鹏,孙泰森. 2019

[10]玉米栽培模式与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宛莉,刘恩科,李来福,杜瑞卿,杨建伟. 2014

[11]转Bt基因棉花不同生育期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范巧兰,陈耕,李永山,柴永峰,张冬梅,李燕娥. 2010

[12]旱地秋季深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马玉珍,王久志,杨治平,周怀平,王静. 1997

[13]间作豆类作物对大樱桃生长和土壤特性、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牛宇,薄晓峰,秦作霞,蒙秋霞. 2019

[14]不同复垦方式对铝矿废弃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张瑞娟,李华,王爱英,张强,郜春花. 2013

[15]水稻强化栽培对稻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赵利梅,吴良欢,李永山,武美燕. 2009

[16]连作对高粱生长及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 樊芳芳,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丁玉川,武爱莲,郭珺,王立革. 2016

[17]种植转Bt基因棉花不同年限土壤PLFA指纹特征与差异. 李永山,范巧兰,刘凯,陈耕,张冬梅,贾峥嵘,柴永峰,席凯鹏,张建诚. 2015

[18]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李永山,范巧兰,陈耕,陈萍,吴良欢. 2007

[19]温室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养分含量变化. 闫敏,庞金梅,焦晓燕,武爱莲,王立革,王劲松. 2012

[20]连作对高粱生长及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 樊芳芳,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丁玉川,武爱莲,郭珺,王立革.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