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麦白粉菌种群毒性监测及抗性材料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汪军妹 1 ; 贾巧君 2 ; 林峰 1 ; 周益军 3 ; 杨建明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大麦白粉病菌;毒性频率;抗性鉴定;基因推导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09 年 36 卷 06 期

页码: 509-5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5和2006年从我国冬大麦区采集和分离大麦白粉菌单胞菌株729个,利用Pallas近等基因系进行致病型鉴定和群体毒性频率分析。同时,利用分离得到的不同致病型菌株,通过抗谱分析的方法鉴定了328份大麦品种(系)的白粉病抗性和抗病基因。结果显示:大麦白粉菌群体对抗病基因Mla1Mla(A12)、Mla3、Mla6Mla14、Mla7Mla(No3)、Mla7Ml(Lg2)、Mla9Mlk、Mla9、Mla13MlaRu3、Mlp1、Mlg(Cp)和mlo5的毒性频率为0;对Mla12MlaEm2、Mla7Mlk、MlatMla8、Mla10MlaDu2和Mlk1的毒性频率很低,分别为0.1%、0.4%、0.9%、2.8%和4.2%。两年共鉴定出不同的致病型21个,致病型000、001和003在两个年度皆为优势致病型。所鉴定的328份材料绝大多数感病,仅37份抗病材料,能明确推导出抗白粉病基因的品种(品系)很少,这些品种(品系)含有的抗白粉病基因为Ml(Bw)Mla8、Mlg、MlraMla8、Mla9Mlk、Mla1Mla(A12)和mlo5。

  • 相关文献

[1]大麦白粉病菌遗传学研究进展. 周益军,杨建明. 2014

[2]52个重要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的推导. 井长勤,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 2005

[3]江苏省重要小麦品种抗叶锈病和秆锈病基因初步分析. 秦庆明,王奎荣,夏善保,冯国华,陈荣振. 1997

[4]玉米抗粗缩病自交系种质的发掘和遗传多样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薛林,张丹,徐亮,金萌萌,彭长俊,徐辰武. 2011

[5]不同省份水稻品种抗黑条矮缩病鉴定与评价. 王宝祥,宋兆强,刘金波,卢百关,周振玲,樊继伟,秦德荣,徐大勇. 2014

[6]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和新抗源筛选. 黄昌,牟建梅,刘敬阳,李斌麒,陈凤生,孟静. 2000

[7]江苏水稻主导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及抗性基因遗传多样性. 李刚,王健,曹奎荣,李军,孙祥良,程保山,罗伯祥,杨子博,徐卫军,唐久友,储成才,袁彩勇. 2017

[8]美国大麦种质资源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栾海业,陈健,沈会权,陶红,乔海龙,臧慧,陈和. 2013

[9]玉米抗茎腐病研究进展及其鉴定与育种方法探讨. 石明亮,黄小兰,陆虎华,郝德荣,陈国清,周广飞,张振良,程玉静,孙权星,冒宇翔,薛林. 2017

[10]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利用. 张会云,冯国华,刘东涛,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王静,王晓军,陈荣振. 2009

[11]不同黄瓜品种对枯萎病、白粉病及霜霉病的抗性鉴定. 宋英,张国芹,刘凤军. 2012

[12]甘薯种质资源抗(耐)病毒病评价研究. 邢继英,杨永嘉,孙爱根,胡兰英,钮福祥,李秀英,唐君. 2002

[13]国外引进裸大麦资源黄花叶病抗性鉴定. 乔海龙,栾海业,陈健,沈会权,陶红,臧慧,张英虎,陈和. 2017

[14]引进美国大麦种质材料的白粉病抗性鉴定. 栾海业,陈健,沈会权,陶红,乔海龙,臧慧,陈和. 2014

[15]甘薯中高干优异资源的筛选与抗性鉴定. 张允刚,郭小丁,邬景禹. 1999

[16]2007~2008年度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纹枯病抗性鉴定. 张会云,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王来花,王静. 2009

[17]玉米抗锈病自交系种质的发掘与评价. 冒宇翔,薛林,王莉萍,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周广飞,张振良,赵浚宇,郝德荣. 2017

[18]甘薯黑斑病抗性鉴定中黑斑病菌培养方法研究. 禹阳,贾赵东,马佩勇,郭小丁,谢一芝,边小峰. 2017

[19]玉米品种抗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研究. 杜琳琳,吕建颖,曹晓燕,饶鸣帅,施文娟,兰莹,孙枫,程兆榜,孟庆长,袁建华,周益军,周彤. 2017

[20]江苏省豇豆地方种质资源对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鉴定与研究初探. 狄佳春,朱银,邹淑琼,徐婷婷,汪巧玲,杨欣,颜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