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黑条矮缩病株不同分蘖内病毒含量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海涛 1 ; 宛柏杰 2 ; 董岩 1 ; 王满 1 ; 徐秋芳 1 ; 周益军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病毒含量;水稻黑条矮缩病;分蘖;绝对定量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26-31

摘要: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侵染引起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对我国粮食生产威胁巨大。RBSDV侵染后导致植株矮化。然而关于该病毒在水稻不同分蘖中的含量仍不清楚。本研究发现,RBSDV侵染淮稻5号40 d后,病毒侵染组与对照组相比,水稻分蘖数无显著差异。利用定量标准曲线y=-3.374 9x+33.622,对不同病株内的病毒含量分析发现,接种40 d后植株间病毒的平均滴度无显著差异,均在105个拷贝每微克RNA左右;RBSDV在水稻根部的含量显著高于茎叶部的(P=0.035);不同分蘖内病毒的绝对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一级分蘖内的病毒含量显著低于整株的平均病毒含量(P=0.000 78)。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镰刀菌Real-time Q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王秀宇,林凡云,吴季荣,曹欢,史建荣. 2012

[2]以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江苏主栽粳稻品种“淮稻5号”黑条矮缩病抗性. 李爱宏,潘存红,戴正元,肖宁,余玲,李育红,张小祥,张洪熙,潘学彪. 2012

[3]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QTL分析. 潘存红,李爱宏,陈宗祥,吴林波,戴正元,张洪熙,黄年生,陈夕军,张亚芳,左示敏,潘学彪. 2009

[4]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感病生育期研究初报. 周彤,吴丽娟,王英,程兆榜,季英华,范永坚,周益军. 2010

[5]RBSDV侵染对水稻ABA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倪海平,徐秋芳,兰莹,陈晴晴,张金凤,周益军. 2015

[6]江苏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的RT-PCR分析和快速检测. 杨杰,王军,周彤,陈志德,仲维功. 2008

[7]水稻品种抗黑条矮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周彤,王英,吴丽娟,范永坚,周益军. 2011

[8]一种室内大量饲养灰飞虱的方法. 任春梅,程兆榜,杨柳,缪倩,周益军. 2015

[9]单季稻小麦轮作区灰飞虱发生规律. 程兆榜,何敦春,陈全战,季英华,任春梅,魏利辉,周益军,范永坚,谢联辉. 2013

[10]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 孙枫,徐秋芳,程兆榜,范永坚,周益军. 2013

[11]水稻对灰飞虱传播的两种病毒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兰莹,周彤,范永坚,周益军. 2012

[12]江苏水稻主栽和候选品种抗黑条矮缩病鉴定. 卢百关,程兆榜,秦德荣,樊继伟,刘燕,潘学彪,徐大勇. 2011

[13]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品种的筛选及其抗性特征和遗传分析. 杜琳琳,王英,王砾娇,高存义,兰莹,孙枫. 2014

[14]光温要素对水稻群体茎蘖增长动态影响的分析及模拟. 王萌萌,杨沈斌,江晓东,王应平,陈德,黄维,于庚康,石春林. 2016

[15]江苏沿海地区光照控制秋菊花期技术研究初报. 顾闽峰,顾根宝,季芳芳,郭军,徐汉亿,吴昌军. 2002

[16]小麦群体茎蘖构成及其变化规律. 张恒敢,杨四军,李德民,顾克军. 2003

[17]水稻分蘖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 梁永书,张启军,叶少平,刘明伟,殷得所,李平. 2005

[18]矮秆基因对水稻性状控制的机理探讨. 汤日圣,张远海,张金渝,吴光南.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