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ZWAB的遗传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德文 1 ; 王瑞 1 ; 张太平 2 ; 魏忠芬 3 ; 王军 3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料研究所

2.贵州省农业委员会

3.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SSR分子标记;遗传差异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2 年 31 卷 10 期

页码: 13-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50对多态性位点丰富的SSR引物对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ZWAB与21份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材料进行遗传差异分析。50对引物在22份材料间共检测到139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1~6个多态性位点,平均2.8个,多态性比率为51.3%。聚类分析表明ZWAB与国内来源于S45 AB、117 AB的隐性核不育两系材料间的遗传差异较大,遗传背景来源于国外的甘蓝型油菜,属一种新型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

  • 相关文献

[1]红托竹荪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卢颖颖,黄万兵,刘宏宇,桂阳,朱国胜. 2023

[2]SSR分子标记丰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遗传图谱的研究(英文). 黄先群,Genzbitelle L.,Fabre F.,Saraffi A.. 2012

[3]高羊茅航天诱变种质SSR分析. 蔡璐,舒健虹,吴佳海,刘晓霞,陆瑞霞,王小利. 2015

[4]SSR分子标记丰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遗传图谱的研究. 黄先群,Genzbitelle L.,Fabre F.,Saraffi A.. 2012

[5]优良玉米自交系QB506和QR273及其改良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兰琴英,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祝云芳,胡兴,陈建军. 2015

[6]西南区应用的7个玉米骨干系与美国自交系的SSR标记分析. 赵小敏,柏光晓,任洪,杨雯竹. 2017

[7]芸薹属栽培种细胞质的分子标记鉴别. 梁龙兵,林香,喻时周,皮明雪,张敏琴,王仙萍,向阳,赵继献. 2019

[8]酱香型白酒用糯高粱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肖松,周棱波,张国兵,邵明波,乙引,张立异. 2016

[9]紫色马铃薯“黑美人”辐射处理表型及DNA变异鉴定. 黄团,李旭,黄先群,辛智海,曹通,李丽,刘竹梓,丁小令,林平,陈梦玉. 2014

[10]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石阡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 林开勤,李悦欣,魏杰,汪安然,喻云春,段长流,王枫,鄢东海. 2024

[11]SSR标记对喀斯特高海拔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彭忠华,赵致,邱红波,张明生,贵州大学农学院,高翔,顾金春. 2005

[12]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绵新油19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秦信蓉,高志宏. 2007

[13]甘蓝型油菜黄化突变体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肖华贵,饶勇,杨焕文,杨斌,李超. 2013

[14]高温胁迫下油菜籽粒成熟期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李超,荐红举,刘列钊,李加纳. 2014

[15]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绵新油19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秦信蓉,高志宏. 2007

[16]基于SNP遗传图谱定位甘蓝型油菜千粒重QTL位点. 荐红举,魏丽娟,李超,唐章林,李加纳,刘列钊. 2014

[17]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不育材料双低转育研究. 王华,侯国佐,赵继献. 1993

[18]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籽粒成熟特性研究. 王华,汤晓华. 2000

[19]两种环境下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差值QTL分析. 李超,李波,曲存民,阎星颖,付福友,刘列钊,谌利,李加纳. 2011

[20]早熟杂交油菜品种黔油早2号的选育. 黄泽素,代文东,唐容,李德珍,王少铭,张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