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耐热分子标记Xwmc44的鉴定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子会 1 ; 刘畅 2 ; 彭义峰 3 ; 李国良 1 ; 张华宁 1 ; 张红梅 1 ; 段硕楠 1 ; 郭秀林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河北省植物转基因中心重点实验室

2.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小麦;等位变异;分子标记;耐热性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95-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耐热育种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寻找与目标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可克服常规育种的盲目性,提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准确性。本研究对169份小麦品种(系)的千粒重、籽粒长度、籽粒宽度、籽粒表面积和籽粒周长5个籽粒相关性状的耐热指数进行鉴定,通过简单关联分析获得耐热相关分子标记Xwmc4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Xwmc44具有Ⅰ、Ⅱ、Ⅲ3个等位变异类型。Ⅰ型等位变异与千粒重、籽粒宽度、籽粒表面积和籽粒周长4个籽粒性状的热感指数显著正相关(P<0.05),Ⅰ型等位变异小麦品种(系)的热感指数平均值大于1;Ⅱ型等位变异与千粒重热感指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籽粒宽度和籽粒周长2个籽粒性状的热感指数显著负相关(P<0.05),Ⅱ型小麦品种(系)的耐热指数平均值小于1,为优良等位变异;Ⅲ型等位变异与小麦籽粒性状热感指数都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Xwmc44与小麦耐热性密切相关,其中Ⅱ型等位变异是耐热优良等位变异。这为小麦耐热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信息。

  • 相关文献

[1]小麦籽粒性状热感指数相关分子标记的鉴定及分析. 邵雪飞,李国良,杨阳,付才,李孟军,赵敏,刘子会. 2021

[2]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 刘永伟,周硕,王雪征,孙果忠,朱金永,韩秋芬,李春杰,赵和,王海波. 2017

[3]小麦粒重相关分子标记Xgwm46等位变异的鉴定与评价. 刘永伟,周硕,王雪征,孙果忠,董福双,柴建芳,李春杰,赵和,王海波. 2017

[4]利用关联分析发掘小麦自然群体旗叶叶绿素含量的优异等位变异. 李玮瑜,张斌,张嘉楠,昌小平,李润植,景蕊莲. 2012

[5]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 王小波,关攀锋,辛明明,汪永法,陈希勇,赵爱菊,刘曼双,李红霞,张明义,逯腊虎,魏亦勤,刘旺清,张金波,倪中福,姚颖垠,胡兆荣,彭惠茹,孙其信. 2019

[6]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B2d的克隆和特性及其对耐热性的调控. 赵立娜,刘子会,段硕楠,张园园,李国良,郭秀林. 2018

[7]小麦的热击蛋白及耐热性的获得. 周人纲,樊志和,李晓芝,王占武,韩炜. 1994

[8]小麦部分多基因家族的基因表达与耐热性获得的关系. 赵爱菊,李亚军,高增玉,刘玉萍,陈希勇. 2008

[9]小麦耐热性获得和耐热性表现关系的研究. 陈希勇,李亚军,高增玉,田胜民. 2003

[10]高温锻炼对小麦细胞膜热稳定性的影响. 周人纲,樊志和,李晓芝,王占武,韩炜. 1993

[11]小麦耐热性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 陈希勇,赵爱菊,李亚军,刘玉萍. 2007

[12]钙-钙调素与小麦苗中热激蛋白的诱导. 樊志和,周人纲,李晓芝,白娟. 2000

[13]小麦与多枝赖草耐盐纯合易位系的培育及鉴定. 魏景芳,秦君,王淳,李冬杰,孙敬三. 2003

[14]小麦成熟期QTL定位与分析. 董爽爽,Dong Shuang-shuang,Wang Li-bing,王利彬,Cheng Dun-gong,程敦公,任勇. 2018

[15]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进展. 康苏花,兰素缺,李杏普,柏峰. 2010

[16]我国小麦主推品种穗发芽抗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的评价. 孙果忠,游光霞,孙京燕,张秀英,武淑祯,苑菲,王海波,肖世和. 2010

[17]普通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抑制基因Ph1分子标记的验证和筛选. 李孟军,周硕,李亚青,张士昌,彭义峰,张楠,史占良. 2019

[18]国际小麦育种研究趋势分析. 何中虎,夏先春,罗晶,辛志勇,孔秀英,景蕊莲,吴振录,李杏普. 2006

[19]小麦Rht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兰素缺,李杏普. 2008

[20]小麦遗传资源抗白粉病基因的STS标记检测. 孟雅宁,徐有,张业伦,兰素缺,裴翠娟,李杏普,王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