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六种鲽形目鱼类无眼侧头部皮肤形态特征与功能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商晓梅 1 ; 马爱军 1 ; 王新安 1 ; 周洲 1 ; 孙志宾 1 ; 夏丹丹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鲽形目;无眼侧皮肤;游离神经丘;扫描电镜;形态特征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6 年 40 卷 02 期

页码: 189-1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方法首次对半滑舌鳎、大菱鲆等6种鲽形目鱼类无眼侧头部皮肤形态结构进行观察比较,以期获得与摄食行为等生态习性相关的新发现。结果显示,半滑舌鳎和塞内加尔鳎的无眼侧头部皮肤存在大量游离神经丘,但其形态特征存在差异。半滑舌鳎皮肤表面的游离神经丘类似于乳头状突起,突起上有表皮细胞形成的微脊,多个为一簇,很少单独存在,呈无规则排列;而塞内加尔鳎的游离神经丘直接裸露在皮肤表面,呈线性排列在肉芽状皮肤突起的下方。星突江鲽的头部无眼侧皮肤表面零散分布着多个为一簇的游离神经丘,形状类似于半滑舌鳎的乳头状游离神经丘。大菱鲆、黄盖鲽和条斑星鲽的头部无眼侧皮肤表面未发现游离神经丘等特殊结构,但其表面均凹凸不平。研究推测鲽形目鱼类头部无眼侧皮肤形态特征与其摄食习性密切相关;其头部无眼侧游离神经丘的分布特征与种群分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物种的分类提供一定依据。

  • 相关文献

[1]鲽形目鱼类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吕云云,常青,陈四清,于朝磊,秦搏. 2014

[2]牙鲆和半滑舌鳎5S rDNA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鲽形目5种鱼类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谢明树,孙冰,张博,邵长伟,王启龙,王磊,陈松林. 2012

[3]7种鲽形目鱼类生长激素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系统分析. 刘滨,臧晓南,刘顺梅,张学成,雷霁霖. 2008

[4]第六节大西洋牙鲆形态性状与参数的初步观测. 王波,田景波,张朝晖,左言明,朱明远,毛兴华. (Mis

[5]基于生长激素基因cDNA序列的鲽形目鱼类系统进化分析. 刘滨. 2008

[6]摄食不同饵料组褐牙鲆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楼宝. 2008

[7]3种鲆鲽鱼精子和卵子表面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 张世奎,刘海金,李忠红,张晓燕,王玉芬. 2010

[8]长牡蛎精子超低温冷冻后超微结构损伤研究. 韩龙江,刘清华,许飞,温海深,李军. 2017

[9]黄颡鱼受精早期精子入卵扫描电镜观察. 尹洪滨,孙中武,姚道霞,孙德志,潘伟志,薛淑群. 2007

[10]大口黑鲈开口摄食与转食人工配合饲料期消化系统发育特征. 李武辉,孙成飞,董浚键,杨超,胡婕,田园园,叶星. 2023

[11]银鲳精子的超微结构. 赵峰,庄平,章龙珍,施兆鸿,黄晓荣,闫文罡. 2010

[12]长江口纹缟虾虎鱼精子、卵子及受精过程扫描电镜观察. 章龙珍,陈丽慧,庄平,冯广朋,徐滨,赵优. 2008

[13]大叶藻花序的解剖结构及超显微结构. 于函,马有会,张岩,原永党. 2009

[14]杂交鲶精子入卵扫描电镜观察. 陈军,刘伟,赵春刚,王丙乾,潘伟志. 2004

[15]大菱鲆成熟精子、卵子及精子入卵早期过程的电镜观察. 吴莹莹,柳学周,王清印,邱兆星. 2012

[16]长鳍篮子鱼消化道黏膜上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章龙珍,杨金海,刘鉴毅,庄平,赵峰,马境,屈亮. 2010

[17]诱导鲤雌核发育时精子入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潘光碧,邹世平,邹桂伟,胡德高. 1999

[18]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时精子入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赵峰,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王清印. 2004

[19]饲料添加白藜芦醇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免疫和肝脏结构的影响. 赵志祥,史磊磊,张聪,郑尧,陈家长. 2018

[20]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受精过程的观察. 李炎璐,王清印,陈超,宋振鑫,吴雷明,贾瑞锦,王晓梅,李文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