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云英还田对水稻产量、土壤团聚性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春增 1 ; 刘小粉 1 ; 李本银 1 ; 王守刚 1 ; 丰大清 2 ; 刘祥臣 2 ; 曹卫东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紫云英;土壤团聚体;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全氮;水稻产量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2 年 27 卷 06 期

页码: 227-2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讨紫云英-有机肥配施对土壤团聚结构、有机碳和全氮分布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了有机肥1 500 kg/hm2+0 kg/hm2紫云英翻压量(CK)、有机肥1 500 kg/hm2+紫云英翻压量30 000 kg/hm2(B1)、有机肥1 500 kg/hm2+紫云英翻压量45 000 kg/hm2(B2)和有机肥1 500 kg/hm2+紫云英翻压量60 000 kg/hm2(B3)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未显著提高大团聚体的含量,却明显提高了团聚体稳定性,改善了土壤结构,且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随着紫云英翻压量增加,水稻生育期逐渐延长(CK

  • 相关文献

[1]紫云英配施不同用量化肥对土壤养分、团聚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春增,刘小粉,李本银,王守刚,吕玉虎,潘兹亮,曹卫东. 2013

[2]套种绿肥对土壤养分、团聚性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刘小粉,刘春增,王守刚,李本银. 2015

[3]长期施肥措施下潮土土壤碳氮及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 张珂珂,宋晓,郭斗斗,黄晨晨,岳克,张水清,黄绍敏. 2021

[4]绿肥根茬还田和化肥用量对土壤团聚性及碳氮分布的影响. 刘小粉,王清涛,白双宇,卢彦琦,刘春增,曹卫东. 2021

[5]有机肥绿肥配施对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小粉,贺小思,易柏宁,刘春增,曹卫东. 2020

[6]紫云英配施不同量化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琴,郭晓彦,张丽霞,吕玉虎,潘兹亮,刘春增. 2013

[7]种植翻压紫云英配施化肥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聂良鹏,郭利伟,郑春风,吕玉虎,张梦,李本银,潘兹亮,李杰. 2021

[8]翻压不同量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吕玉虎,郭晓彦,李本银,刘春增,张丽霞,曹卫东,潘兹亮. 2017

[9]紫云英不同翻压时期对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吕玉虎,刘春增,潘兹亮,李本银,曹卫东. 2013

[10]紫云英翻压量和化肥用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郭晓彦,宋晓华,刘春增,潘兹亮,吕玉虎,张丽霞,王琴. 2014

[11]化肥减施条件下紫云英翻压量对土壤物理特性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小粉,刘春增,贾萌萌,潘兹亮. 2021

[12]减量化肥配施不同量紫云英对土壤磷素形态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张成兰,刘春增,吕玉虎,李本银,张梦,郑春风,郭晓彦,曹卫东. 2020

[13]种植翻压紫云英配施化肥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刘春增,常单娜,李本银,曹卫东,吕玉虎,潘兹亮. 2017

[14]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固碳特征的影响. 刘小粉,杜章留,肖小平,杨光立,任图生. 2014

[15]长期施肥下潮土全氮、碱解氮含量与氮素投入水平关系. 张水清,林杉,郭斗斗,宋晓,张珂珂,黄绍敏. 2017

[16]杜马斯燃烧定氮法快速测定土壤中全氮的方法研究. 许超. 2018

[17]不同肥力潮土硝化潜势及其影响因素. 王萍萍,段英华,徐明岗,张水清,王小利. 2019

[18]生物炭施用下潮土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分布特征. 张帅,成宇阳,吴行,郑琴,王秀斌,张水清. 2021

[19]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侯晓娜,李慧,朱刘兵,韩燕来,唐政,李忠芳,谭金芳,张水清. 2015

[20]用分形理论评价长期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刘小粉,刘春增,李本银,王守刚.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