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亲子鉴定技术在玉米杂交组合组配中的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景伦 1 ; 李会海 2 ; 张静梅 1 ; 苏瑞平 1 ; 任洁 1 ; 刘亚维 1 ; 宋瑞莲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2.山东省德州市良星种子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亲子鉴定;杂交组合;DNA指纹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8 年 27 卷 11 期

页码: 44-45+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杂交组合组配鉴定工作是玉米育种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使玉米育种工作者从繁重的杂交组合组配、鉴定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进行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提高玉米育种效率值得研究。本试验以BA为母本,以H28、昌7-2、9502、P138、齐319、吉853、京2101、京343、京832为父本组配了9对同母异父玉米杂交组合,利用DNA指纹技术,将亲子鉴定技术应用到玉米杂交组合组配和鉴定工作之中。结果表明,将亲子鉴定技术应用到玉米杂交组合组配和鉴定之中,省时省力、结果准确可靠,是完全可行的。

  • 相关文献

[1]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玉米亲子鉴定方法研究. 赵久然,郭景伦,孔艳芳,尉德铭,王元东,卢柏山,邢锦丰,滕海涛,王继东. 2001

[2]影响DNA指纹技术进行玉米亲子鉴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研究. 郭景伦,赵久然,王风格,王元东,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张静梅,仁洁. 2005

[3]利用InDel标记基于玉米胚乳基因型的亲子鉴定方法. 刘志浩,赵怡银,梁紫越,许理文,王凤格,路运才. 2023

[4]反推亲本式玉米杂交组配及组合高效筛选思路. 滕海涛. 2009

[5]玉米品种DNA指纹数据库构建的标准化规范. 王凤格,赵久然,戴景瑞,郭景伦,原亚萍,王璐,易红梅,孙世贤,吕波. 2007

[6]DNA指纹技术在玉米区域试验品种真实性及一致性检测中的应用. 王凤格,易红梅,赵久然,孙世贤,杨国航. 2016

[7]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新方法——遗传背景分析法. 郭景伦,赵久然,王元东,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张静梅,任洁. 2003

[8]中国玉米新品种DNA指纹库建立系列研究 Ⅱ.适于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指纹图谱绘制的SSR核心引物的确定. 赵久然,王凤格,郭景伦,陈刚,廖琴,孙世贤,陈如明,刘龙洲. 2003

[9]依赖性派生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标准研究. 郭景伦. 2006

[10]玉米DNA指纹数据库建库标准规范的建立. 王凤格,赵久然,戴景瑞,郭景伦,原亚萍,王璐,易红梅,孙世贤,吕波. 2006

[11]引物组合法在利用DNA指纹鉴定玉米自交系真伪中的应用研究. 郭景伦,赵久然,孔艳芳,尉德铭,卢柏山,王元东. 2000

[12]玉米品种试验中DNA指纹检测进展和品种管理对策. 孙世贤,王凤格,赵久然,杨国航. 2009

[13]我国玉米DNA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 王凤格,赵久然,孙世贤,刘亚维,李林,易红梅,杨国航,李瑞媛,王璐. 2010

[14]DNA指纹技术在玉米品种权保护中的应用. 王凤格,赵久然,易红梅,宋伟. 2009

[15]适宜籽粒机收玉米杂交组合的鉴定和筛选研究. 王向鹏,张如养,范会民,王继东,宋伟,赵久然. 2017

[16]应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荷斯坦母牛系谱可靠性及影响因素. 初芹,张毅,孙东晓,俞英,王雅春,张沅. 2011

[17]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在牛亲子鉴定中的应用与展望. 李东,初芹,王雅春. 2011

[18]利用微卫星和SNP标记信息进行奶牛亲子鉴定的模拟研究. 周磊,初芹,刘林,刘剑锋,王雅春,张沅. 2011

[19]奶牛亲子鉴定应用的标记和方法研究进展. 周磊,刘林,初芹,刘剑锋,王雅春,张沅. 2011

[20]建立小麦品种DNA指纹的方法研究. 王立新,李云伏,常利芳,黄岚,李宏博,葛玲玲,刘丽华,姚骥,赵昌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