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红火蚁蚁巢嗜蚁土蝽虫体成分及其化学防御成分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庆型 1 ; 胡德亮 1 ; 陈婷 1 ; 陈洁 1 ; 关子盈 1 ; 陆嘉进 1 ; 齐国君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红火蚁:土蝽;挥发性成分;化学防御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23 年 45 卷 006 期

页码: 1615-16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对入侵其蚁巢的其他昆虫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然而时常发现嗜蚁土蝽Macroscytus sp.成虫在红火蚁蚁巢内活动.为了明确嗜蚁土蝽成功"寄生"红火蚁蚁巢的化学机制,本研究利用GC-MS技术分析嗜蚁土蝽的表皮挥发性成分,并选取tridecane等4种主要成分对红火蚁工蚁进行触杀和熏蒸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嗜蚁土蝽虫体挥发物共有10种化合物,包括3种醛类、3种酯类、3种正构烷烃和1种醇类,其中tridecane和(E)-2-decenyl acetate是主要成分,其相对含量为54.12%和19.32%.土蝽挥发性成分中(E)-2-decenal和(E)-2-decenyl acetate对红火蚁工蚁具有较强的触杀毒力,仅(E)-2-decenal对红火蚁表现出一定的熏蒸效果.本研究证实了嗜蚁土蝽虫体挥发性成分对红火蚁具有较强的化学防御能力,可能是其能成功寄生在红火蚁巢内的原因之一.

  • 相关文献

[1]不同等级CTC红碎茶生化成分分析. 乔小燕,李崇兴,姜晓辉,吴华玲,陈栋. 2018

[2]沙田柚皮精油分子蒸馏分离及成分分析. 郭畅,傅曼琴,徐玉娟,余元善,唐道邦,王治同. 2018

[3]广东花香型红茶与单丛茶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梅双,陈维,马成英,陈栋,乔小燕. 2020

[4]茶小绿叶蝉危害对金萱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操君喜,黄华林,李波,陈栋. 2018

[5]基于滋味和香气成分结合化学计量法鉴别不同贮藏年份的康砖茶. 乔小燕,操君喜,车劲,陈栋,刘仲华. 2020

[6]骏枣果醋发酵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及风味成分分析. 卜智斌,徐玉娟,温靖,余元善,刘昊澄,邹波,周珊珊. 2020

[7]萎凋时间对丹霞8号主要生化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陈维,马成英,陈栋. 2020

[8]红树莓与黄树莓挥发性成分差异研究. 吴继军,肖更生,徐玉娟,唐道邦,温靖,余元善. 2014

[9]‘御金球’荔枝果肉挥发性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蒋侬辉,刘伟,袁沛元,邱燕萍,凡超,向旭. 2016

[10]不同配比陈皮-蜜橘皮茶汤品质分析. 李晓华,徐玉娟,刘雯雯,余元善,温靖,辜青青,傅曼琴. 2024

[11]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检测树莓蒸馏酒中的挥发性成分. 吴继军,肖更生,徐玉娟,唐道邦,温靖,余元善. 2013

[12]SPME/GC-MS分析荔枝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 徐玉娟,肖更生,廖森泰,温靖,吴继军,潘思轶,郝菊芳,张义. 2008

[13]火焰花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杨艳,杨春英,杨荣玲,刘学铭. 2014

[14]干热后处理前后花香型乌龙茶的品质比较. 曾愉,陈维,马成英,胡蝶,夏红玲,林威鹏,乔小燕. 2023

[15]不同年份茯砖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 陆英,陈金华,钟晓红,乔小燕,林海燕,陈栋. 2016

[16]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桑叶乌龙茶的挥发性成分. 施英,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刘军,刘凡,穆利霞,沈维治. 2014

[17]不同萎凋方式和碰青工艺对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操君喜,吴华玲,黄华林,李波,陈栋. 2017

[18]菠萝原汁真空微波浓缩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研究. 吴继军,徐玉娟,肖更生,唐道邦,温靖,林羡. 2012

[19]加工工艺对桑叶乌龙茶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施英,廖森泰,刘军,任德珠,邹宇晓. 2015

[20]梅州4种柚子精油GC-MS分析. 郭畅,傅曼琴,唐道邦,余元善,肖更生,王治同.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