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密度制约对源库形成与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素明 1 ; 王爱萍 2 ; 任海娥 3 ; 董琦 2 ; 郭高明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3.临县农业局

关键词: 玉米;株型;源库关系;高产潜力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07 期

页码: 686-692,715

摘要: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大丰26和平展型太单23为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1.5万,4.5万,7.5万,10.5万株/hm2共4种群体规模,系统研究了不同株型的光合系统与干物质生产、籽粒形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源库关系等在群体调节上的异同,并提出挖掘不同株型玉米品种产量潜力途径。结果表明,紧凑型大丰26最适密度为7.5万株/hm2,平展型太单23最适密度为4.5万株/hm2,前者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群体调节作用小于后者,但获得最高经济产量适宜经济系数都在0.5左右,适宜源库比均为1.50左右;生长发育后期,紧凑型大丰26净同化率和干物质积累优势明显;产量构成因素的主次作用因株型而异,平展型太单23在充足穗数前提下,主攻粒质量为主,稳定粒数为辅,而紧凑型大丰26在充足穗数前提下,为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宜二者兼顾。

  • 相关文献

[1]高产玉米株型的探讨. 郑向阳,栗建枝,吴枝根,赵建清,韩雪芳,郭红亮,王国平. 2010

[2]不同株型玉米品种的结实性及其受光态势的研究. 郭国亮,李洪,栗红生. 1998

[3]玉米产量与株型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霍成斌,李岩华. 2010

[4]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对F_1株型的影响. 王生武,郑向阳,刘永忠. 2016

[5]不同株型玉品种的结实性及其受光态势的研究. 郭国亮,李洪. 1998

[6]晋南冬小麦品种更替与两样高产潜力分析. 行翠平,张哲夫. 2001

[7]EMS诱变谷子‘长农35号’突变体成熟期株型的鉴定与分析(英文). 王军,袁峰,杨慧卿,李瑜辉,范慧萍,王丽霞,张艾英,郭二虎. 2011

[8]EMS诱变谷子‘长农35号’M_1代成熟期株型突变体的鉴定与分析. 王军,杨慧卿,袁峰,郭二虎. 2011

[9]棉花密植、化调、水肥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苏彩虹,李永山,王靖稳,张卫民,范志杰. 1993

[10]大豆高产株型形态和生理特征研究进展. 曹雄,郭淑兰. 2003

[11]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史雨刚,雷逢进,王曙光,王晓民. 2010

[12]生长抑制剂局部使用对棉花株型的影响. 席天元,唐秉海,张建诚,李永山,刘青云,姚景珍. 2000

[13]不同灌溉水量下不同玉米品种水分利用率及相关原因分析. 樊修武,池宝亮,黄学芳,张健. 2008

[14]优质富硒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选育与利用. CHEN Yong-xin,陈永欣,DONG Li-Hong,董立红,ZHAI Guang-qian. 2012

[15]锌肥在甜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王俊花,郭瑞萍,樊敬前,邵林生,王瑞钢,白玉林,闫建宾,梁海英. 2010

[16]不同收获期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17]玉米丝黑穗病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王建军,王燕,石秀清,赵丽芳,王富荣. 2010

[18]玉米种子纯度及真实性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王创云,王陆军,赵丽,侯雅静. 2012

[19]山西省玉米基础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樊智翔,郭玉宏,王早荣,安伟,米小红. 2002

[20]玉米品种抗矮花叶病鉴定. 王富荣,石秀清,石银鹿,王文静,王建军,史海萍.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