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青超 1 ; 王立达 1 ; 赵秀梅 1 ; 韩业辉 1 ; 刘洋 1 ; 王宇先 1 ; 杨莹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关键词: 糯玉米;生育期;植株性状;果穗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0 年 008 期
页码: 22-25
摘要: 为提高糯玉米经济效益,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京科糯2000和花甜加糯129两个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37500,45000和52500株·hm-2,研究种植密度对糯玉米生育期、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京科糯2000和花甜加糯129生育期延长;株高和穗位都下降,双穗株率、分蘖率无明显规律;空秆率、倒伏率和倒折率均为零;穗长逐渐变短,穗粗和秃尖长没有明显变化,穗行数和行粒数在种植密度52500株·hm-2时有最大值.在45000株·hm-2密度下鲜百粒重和鲜果穗重有最大值,京科糯2000的鲜百粒重、鲜果穗重分别为50.4和316.7 g,花甜加糯129的鲜百粒重、鲜果穗重分别为48.4和302.2 g.京科糯2000和花甜加糯129在52500株·hm-2密度下小区产量最高,分别为32.46和28.64 kg.综合考虑,京科糯2000和花甜加糯129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2500株·hm-2.
- 相关文献
[1]不同播期和种植方式对糯玉米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韩业辉,刘洋,兰红宇,杨莹. 2020
[2]齐齐哈尔市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刘洋,韩业辉,王俊强,杨莹. 2020
[3]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鉴定. 马延华,金益,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7
[4]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大豆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田艳洪,赵晓锋,刘玉娥,朱宝国,闫凤超. 2018
[5]不同纬度引种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邹瑜,金光辉,张建军,刘春发,杜长门. 2013
[6]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主茎密度与植株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关系. 雷雪萍,李勇,白雅梅,吕文河. 2017
[7]相同种薯播量不同种薯切块重量和密度组合对植株和块茎性状的影响. 雷雪萍,李勇,白雅梅,吕文河. 2016
[8]不同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大豆植株生长、抗病及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匡恩俊,滕占林,孟庆英,王囡囡,冯浩原,邱磊,高雪冬,张春峰. 2023
[9]大垄双行不同种植密度下切块与整薯播种对‘垦薯1号’马铃薯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尤晗,金光辉,刘喜才,高幼华,姜丽丽,冯玉钿,王腾. 2016
[10]沈糯9号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生育特性及开发潜力分析. 王晓东,傅迎军,孙殷会,白艳凤,张庆娜,王晓梅. 2015
[11]播期对糯玉米新组合牡糯311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王晓东,傅迎军,孙殷会,张庆娜,王晓梅,侯国强,徐德海,史振声,李凤海. 2015
[12]绥棱县糯玉米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唐贵,隋冬华,刘忠新,武新娟,殷国平. 2019
[13]哈尔滨地区不同熟期水稻产量及主要性状变化规律. 卞景阳. 2009
[14]播期对三江平原主栽水稻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马瑞,黄成亮,孟英,刘猷红. 2019
[15]2019年黑河市不同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商全玉. 2021
[16]播期调控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猷红,张俊,唐傲,刘凯,张喜娟,董文军,李柱刚,孟英,来永才. 2020
[17]新型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性能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刘淼,邸树峰,樊超,毕影东,来永才,李炜,刘建新,刘明. 2022
[18]荷兰马铃薯品种的鉴定与筛选. 马爽,王腾,刘喜才. 2018
[19]黑龙江省黑土区藜麦品种比较试验. 王聪,李祥羽,邱广伟,孙继英,汝甲荣,王怀鹏,刘宁涛. 2022
[20]大豆鼓粒期灌水对生育期、产量影响研究. 张勇,许芳,杨兴勇,懂全中,薛红,张明明,杨广东,李佩顺,张彩玲,刘发,宋继玲.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浅析"过紧日子"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洋
关键词:“过紧日子”;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
-
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技术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杨慧莹;王宇先;高盼;徐莹莹;张巩亮;闫锋;董扬;申惠波
关键词:黑龙江省;浅埋滴灌;大豆;水分利用效率;产量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粳稻苗期耐冷QTL分析
作者:杨传铭;王立志;张喜娟;杨贤莉;王洋洋;侯本福;崔士泽;李青超;刘凯;马瑞;冯延江;来永才;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粳稻;高密度连锁图谱;苗期;耐冷;数量性状位点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于运凯
关键词:玉米;嫩单47;选育;特征特性;早熟;高产
-
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富里酸含量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
作者:高盼;王宇先;李欣洁;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张巩亮
关键词:半干旱区;秸秆还田方式;土壤富里酸;荧光结构
-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
作者:赵富阳;马波;胡继芳;谭可菲;刘传增;闫锋;董扬;侯晓敏;李清泉;韩业辉
关键词:粳稻;农艺性状;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
丙硫菌唑及其复配制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子豪;兰英;李青超;刘悦;刘洋;赵立光;刘颖;赵秀梅
关键词:丙硫菌唑;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