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植制度对阴山北麓马铃薯种植区土壤温度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焕春 1 ; 严昌荣 1 ; 赵沛义 2 ; 妥德宝 2 ; 张君 2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2.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分析研究所

关键词: 间作;轮作;地温;马铃薯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12 年 33 卷 04 期

页码: 534-53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马铃薯带状间作长期定位试验,测定了生育期内马铃薯与草谷子间作轮作(P-M)、间作连作(P+M),马铃薯与油菜间作轮作(P-R)、间作连作(P+R)地块10cm地温,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地温日变化呈明显的正弦曲线变化规律,轮作在6:30-9:00达最低温,16:30-18:00达最高温。相同生育期内轮作与连作比较,其平均最高、最低地温出现早0.5~1.5h,日较差大0.6~3.5℃。种植制度对日平均地温和积温的影响在不同生育期存在显著差异:苗期和块茎形成期,受不同前茬影响,轮作的平均地温和积温高于连作,与不同作物间作的处理间差异很小;块茎增长期和淀粉积累期,P-R的地温最低,P-M的最高。马铃薯块茎产量与全生育期日较差、生育前期的平均地温和日最高温、生育后期的日最低地温呈显著正相关。可见,提高苗期地温、增大各期日较差是轮作马铃薯高产的重要原因;与株高冠幅较大的油菜间作可以减少高温伤害,但在冷凉地区,与草谷子等低矮作物间作更容易获得充足的热量,从而实现高产。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马铃薯耕层土壤温度变化. 安昊,李焕春,李秀萍,王博,贾有余. 2016

[2]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与绿肥作物轮作研究. 段玉,曹卫东,妥德宝,赵沛义,李焕春,姚俊卿,付贵锁. 2010

[3]不同施肥对阴山北麓旱作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李焕春,严昌荣,赵沛义,妥德宝,刘爽,安昊. 2012

[4]轮作条件下免耕对黄土高原旱作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郭晓霞,刘景辉,田露,李立军,赵宝平,张向前. 2012

[5]沙地节水灌溉条件下苜蓿与饲用燕麦轮作的技术规程. 娜日苏,梁庆伟,杨秀芳,张晴晴,潘翔磊,孙德欣,项锴锋. 2019

[6]轮作和连作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郑慧,杨继峰,董汉文,王雪娇,张静媛,朱知运,苏二虎,李强. 2016

[7]内蒙古东北玉米轮作及生态种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孙峰成,路战远,孟繁盛,李文霞,包额尔敦嘎,贾晓清,张向前,刘亚楠. 2017

[8]不同轮作模式对东北黑土理化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乌恩,孙平立,萨其仍贵,曹春玲,田晓燕,贺琪. 2021

[9]塞北阴阳棚反季节菇菜同作新技术. 贾博渊. 2009

[10]赤峰市脱毒马铃薯种薯引进与筛选试验. 张晓梅,王秀芝,孟令强,曲宝茹. 2013

[11]不同钾肥对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建明,冯君伟,郝云凤,顾敏,马俊. 2011

[12]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Ⅱ.室内试验. 袁军海,赵美琦,姚裕琪,梁德霖. 2001

[13]不同种薯处理对旱地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任永峰,赵沛义,赵举,路战远,张永平. 2013

[14]20%氟吗啉·氟啶胺悬浮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平翠枝,姜春英,孙峰,孙平立,张德健,程玉臣. 2015

[15]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品种抗旱特性的研究. 任永峰,赵举,张永平,白海. 2011

[16]平作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程玉臣,路战远,张德健,王玉芬,张向前. 2015

[17]马铃薯种子播前抗旱处理技术研究. 任永峰,赵举,路战远,赵沛义,张永平. 2013

[18]马铃薯生料酿醋中醋酸发酵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雪娇,赵丽芹,陈育红,鲁丽花,高杨,李强. 2012

[19]马铃薯高垄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路战远,程玉臣,张德健,王玉芬,张向前. 2015

[20]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袁军海,赵美琦,姚裕琪,梁德霖.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