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及破眠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樊家乙 1 ; 郭巧生 1 ; 刘作易 2 ; 朱国胜 2 ; 周宁 3 ; 贺勇 3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

关键词: 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层积

期刊名称: 中国中药杂志

ISSN: 1001-5302

年卷期: 2010 年 35 卷 24 期

页码: 3242-32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索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并筛选有效的打破休眠方法。方法:浸种称重法测定其种皮透水性;生物测定法检测种内发芽抑制物;层积结束后,解剖观察种胚发育情况,计算发芽率及发芽势。结果:浸种5 h后,种子吸水率达41.86%;不同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白菜幼根生长;5℃低温层积效果最为显著,90 d后种子胚率由处理前15.39%增至86.21%;低温层积后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巫山淫羊藿种皮无明显吸水障碍,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为胚形态后熟及发芽抑制物;低温层积较其他方法可显著促进种胚形态发育,提高发芽率,是最佳的破眠方法。

  • 相关文献

[1]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休眠机理及其破除方法研究. 王文娟,赵丽丽,王普昶,陈超. 2017

[2]种子(拟南芥)休眠与萌发的调控机制. 钟理,张莉,杨春燕,李辰琼,吴佳海.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