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车建锋 1 ; 李志斐 1 ; 王广军 1 ; 陈成勋 1 ; 谢骏 1 ; 郁二蒙 1 ; 张凯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养殖污染修复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高产混养池塘;生物膜;Biolog-ECO;碳代谢特征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862-8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高产混养池塘生物膜载体材料附着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物质的代谢特征,采用Biolog-ECO技术和水质分析,分析了罗非鱼和草鱼高产混养池塘生物膜形成过程(0~9 w)中微生物碳代谢变化特征及池塘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混养池塘悬挂生态基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及对氨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等水质指标的维持有一定贡献作用;(2)不同采样时间点生物膜附着微生物对碳源的代谢活性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第3、5、7、8周生物膜代谢活性处于较高水平,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生物膜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 Intosh指数表现为第3、4、5、7、8周明显高于其他周;(3)对6大类碳源利用率的研究表明生物膜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类和聚合物类的利用率最高;随着生物膜的形成,附着微生物明显提高了对肝糖、N-乙酰-D-葡萄糖氨、β-甲基-D-葡萄糖苷、1-磷酸葡萄糖等碳源的利用率;(4)生物膜微生物代谢特征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不同采样时间点的样方聚集在3个不同的区域,其中第3、4、6、8、9周微生物代谢差异较小,第0周和第1周聚为一体,第5周和第7周聚为一体,但这3个聚集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后续在生产实践中利用碳源强化生物膜形成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生物絮团对养殖水体水质和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李志斐,王广军,余德光,卢炳国,谢骏,郁二蒙,夏耘,种香玉. 2015
[2]纤维球对罗非鱼及其养殖环境功能的影响. 史磊磊,范立民,陈家长,邴旭文,赵志祥,胡庚东,吴伟. 2017
[3]组合填料对水质、罗非鱼生长及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史磊磊,范立民,陈家长,邴旭文,赵志祥,胡庚东,吴伟. 2017
[4]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范立民,杨光,董媛媛,东新旭,裘丽萍,宋超,陈家长. 2020
[5]鱼稻共生条件下陶粒载体水稻浮床提高细菌活性及多样性. 陶玲,朱建强,李晓丽,宋超峰,彭亮,戴梨梨,李谷,陆光全. 2017
[6]基于Biolog-ECO技术分析杂交鳢和大口黑鲈高产池塘水体微生物碳代谢特征. 李志斐,谢骏,郁二蒙,王广军,余德光,夏耘,王海英,龚望宝,魏南. 2014
[7]培养基缓释对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及微生物代谢状况的影响. 杨泳,史磊磊,初禹瑶,陈家长,范立民,孟顺龙. 2023
[8]低剂量糖蜜添加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水质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影响. 杨泳,王新池,尹统统,宋超,孟顺龙,范立民. 2022
[9]基于高通量测序及Biolog-ECO方法的雄安新区鲥鯸淀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分析. 邓茹,陈曦,裘丽萍,孟顺龙,陈家长. 2021
[10]海水养殖循环水净化系统中生物膜的一种快速构建方法. 王印庚,曹磊,张正,梁友,曲江波,翟介明. 2010
[11]干露时间对生物膜净化效果的影响. 朱建新,程海华,曲克明,孙杰锋,郑文杰. 2017
[12]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自然微生物生物膜形成过程实验. 傅雪军,马绍赛,曲克明,周勇,徐勇. 2010
[13]不同浓度臭氧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活性及其净化效能的影响. 黄滨,马腾,刘宝良,刘滨,洪磊,梁友,翟介明,张丽丽. 2016
[14]冷水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成熟过程及低温氮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蒋雯雯,柳婷婷,董双林,田相利,李丽,蔡玉勇,李海东,赵坤. 2019
[15]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构建及其养殖效果. 李华,田道贺,刘青松,段亚飞,张家松. 2020
[16]自然水体生物膜对铜铁的吸附特性. 刘雨果,潘厚军,杜进林,罗皓,翟璐. 2015
[17]牡蛎礁修复的底物筛选:新、旧牡蛎壳附苗效果比较. 姜伟,孙兆跃,施文静,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1
[18]环境因子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膜净化效率影响综述. 杨志强,朱建新,刘慧,程海华,曲克明,刘寿堂. 2014
[19]饲料中补充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生物膜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抗病力及其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刘文亮,许华,唐杨,宋晓玲,黄倢. 2017
[20]漂白粉和敌百虫对净化养鱼水生物膜活性的影响. 战培荣,刘伟,陈中祥,刘永,赵彩霞.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稻草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结构和菌群的影响
作者:罗王燕;张凯;李坤;杨顺慧;王广军
关键词:草鱼;稻草;稻渔轮作;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肠道菌群
-
罗氏沼虾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转录组
作者:黄光华;彭敏;杨春玲;冯鹏霏;曾地刚;陈秀荔;刘青云;李强勇;张永德;朱威霖;郁二蒙;赵永贞
关键词:罗氏沼虾;胚胎发育;转录组;基因表达
-
不同复合碳源对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垂直分布特征及交换通量的影响
作者:罗义民;张凯;谢骏;王广军;龚望宝;李志斐;夏耘;田晶晶;李红燕;谢文平;郁二蒙
关键词:碳源;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垂直分布;交换通量
-
春季桑沟湾硅藻群落结构对硅酸盐加富的响应研究
作者:张凯;姜娓娓;万东杰;高亚平;张义涛;蒋增杰
关键词:硅酸盐;硅藻;群落结构;粒径结构;桑沟湾
-
以丝瓜络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系统性能
作者:高书伟;张凯;李志斐;谢骏;王广军;郁二蒙;李红燕;夏耘;田晶晶;龚望宝
关键词:养殖尾水;固相反硝化;水力停留时间;进水硝酸盐浓度;丝瓜络;微生物群落
-
夏季高温期三倍体和二倍体长牡蛎生理能量学及碳收支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伟伟;姜娓娓;蒋增杰;张凯;万东杰;石亚洲;王玮欣;张义涛
关键词:长牡蛎;三倍体;二倍体;夏季高温;生理能量学
-
海洋纳塑料的环境行为与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夏斌;王莹;李恒翔;黄伟;冯志华;杜蕴超;李力昂;王菊英;张凯;徐向荣;王有基
关键词:纳塑料;环境行为;检测方法;毒性效应;致毒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