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稻虾轮作模式下江汉平原土壤理化性状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蔡晨 1 ; 李谷 1 ; 朱建强 1 ; 彭亮 1 ; 李继福 1 ; 吴启侠 1 ;

作者机构: 1.长江大学农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稻虾轮作;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化学性状;轮作年限;江汉平原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217-2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稻虾轮作模式在湖北江汉平原已发展近30年,对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开展不同年限稻虾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有助于科学指导该模式下的农田管理。在同一农渠范围内选择相似的稻田,分别采集水稻单作(CK)和稻虾轮作(1、3、7、13、18和23a)的3个土层深度(0~20、20~40和40~60 cm)原状土样,分析其相应的理化指标。结果显示,与中稻单作相比,长期稻虾轮作会显著降低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并提高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而40~60 cm土层变化较小;稻虾轮作1 a后土壤pH、全氮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但速效养分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幅不明显。与稻虾轮作1 a相比,轮作7~13 a稻田的土壤pH和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增加;轮作13 a以上,0~20 cm土层的pH、全氮和速效养分增幅最为明显,但20~60 cm土层的理化性质无明显变化。随着轮作年限的延长,0~20 cm土层的pH和其他各项指标均表现为:23 a>18 a>13a>7a>1a>0(CK),20~40cm和40~60cm土层的pH、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有相似规律,但增幅并不明显。因此,长期稻虾轮作有助于改善耕层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缓冲能力和提高pH及氮、磷、钾等速效养分含量。

  • 相关文献

[1]稻虾轮作模式面源污染排放特征及其能值评估. 陶玲,彭亮,代梨梨,杨镇,陈思媛,可毅,李谷. 2023

[2]长期稻虾轮作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彭亮,代梨梨,陶玲,张辉,朱建强,李谷. 2024

[3]江汉平原养殖黄鳝的重金属残留评估与分析. ZHANG Tao,张涛,CHEN Jianwu,陈建武,HE Li. 2014

[4]江汉平原克氏原螯虾养殖池杀青苔药物调研与分析. 张涛,甘金华,陈建武,何力. 2021

[5]江汉平原养殖黄鳝肌肉中重金属残留评估与分析. 张涛,陈建武,何力. 2015

[6]江汉平原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陈文辉,彭亮,刘莹莹,李谷,姚雁鸿.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