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播量对直播稻郑旱10号产量及根系生理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付景 1 ; 王生轩 2 ; 尹海庆 2 ; 吴蔚 2 ; 王越涛 2 ; 王付华 2 ; 陈献功 2 ; 王亚 2 ; 杨文博 2 ; 白涛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考文垂大学商业与法律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考文垂大学商业与法律学院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考文垂大学商业与法律学院;

关键词: 播量;直播稻;产量;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氧化力;根系激素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22-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直播稻品种郑旱10号为供试材料,探讨不同播量(90、120、150、180、210 kg/hm2)对直播稻郑旱10号产量及根系生理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直播稻适宜播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结果表明,直播稻郑旱10号的产量随播量增加先显著增加后显著降低,当播量为1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0.64 t/hm2。直播稻郑旱10号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齐穗后逐渐下降,随播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播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地上部干质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加,根干质量、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齐穗期达到最大;地上部、根干质量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在分蘖中期、穗分化始期和齐穗期均随播量增加而增加,而在成熟期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播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根系氧化力和根系生长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穗分化始期达到最大;均随播量增加而降低,其中齐穗期和成熟期在播量大于150 kg/hm2时,降低更加明显。综上,当播量为150 kg/hm2时,直播稻郑旱10号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成熟期地上部、根干质量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最大,根系氧化力、根系生长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较大,产量最高。

  • 相关文献

[1]不同播量对郑麦7698群体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刘毓侠,田伟,刘艳侠. 2014

[2]播期、播量对小麦郑麦101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攀,周正富,晁岳恩,李文旭,徐福新,汪庆昌,李巍. 2018

[3]播期播量对中药材红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许兰杰,余永亮,杨红旗,谭政委,董薇,夏伟,梁慧珍,芦海灵,李春明. 2019

[4]小麦播量和吡虫啉用量对麦蚜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韩松,张扬,郭小奇,梁九进,刘爱芝. 2018

[5]播量和行距对箭筈豌豆农艺结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郑春风,刘春增,张济世,吕玉虎,史鹏飞,聂良鹏,曹卫东. 2024

[6]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新品种豫丰11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范家霖,张福彦,程仲杰,王嘉欢,齐红志,陈晓杰,张建伟,杨保安. 2022

[7]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郑麦996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会民,晁岳恩,杨攀,李巍,周正富. 2013

[8]河南省五大主导小麦品种适宜播量研究. 周继泽,欧行奇,王永霞,常萍. 2019

[9]施氮量对直播稻郑旱10号群体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付景,王生轩,尹海庆,王付华,王越涛,陈献功,王亚,杨文博,白涛. 2017

[10]麦豆混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增产技术. 彦云,任素坤. 1966

[11]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2个超级稻品种结实率和粒重的影响. 付景,刘洁,曹转勤,王志琴,张耗,杨建昌. 2014

[12]不同施肥量与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直播短季棉产量的影响. 李伶俐,马宗斌,谢德意,房卫平,杨铁钢. 2005

[13]种子辐射处理对芝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卫双玲,张体德,卫文星,张海洋,路凤银,梅鸿献. 2000

[14]底氮肥用量和行距配置对豫麦49号产量的影响. 赵淑章,季书勤,武素琴,连东军,辛均安. 2000

[15]棉花工厂育苗无土移栽密度在新乡市的筛选. 吕海英,周燕萍,职承禄,杨铁钢. 2009

[16]铜对平菇生长发育、品质和铜含量的影响. 孔维威,卢娇娇,孔维丽,袁瑞奇,韩玉娥,段亚魁,张玉亭,康源春. 2017

[17]喷锌对蕹菜产量和体内锌含量的影响. 韩燕来,霍晓婷,徐本生,胡京枝. 2000

[18]郑州地区春保护地鲜食番茄品比试验. 黄文,李自娟,应芳卿,黄晓燕. 2012

[19]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程振勇,吕海英,周燕萍,闪红,何伟娜,杨铁钢,职承禄. 2008

[20]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体NO_3~- N累积的长期定位试验. 孙克刚,李锦辉,姚健,王英,吕爱英.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