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构造成岩作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静 1 ; 俞国鼎 1 ; 钟剑辉 1 ; 董志芳 1 ; 谢君 1 ; 单康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构造成岩作用;变形条带;裂缝;成岩流体;储层

期刊名称: 沉积学报

ISSN: 1000-0550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177-11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构造成岩作用(structural diagenesis)是构造地质学与沉积学交叉融合形成的前沿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构造作用、构造和非构造成因的变形构造和变形效应与沉积物(岩)成岩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形构造及变形过程通过影响成岩流体流动对成岩作用非均质性产生重要影响;与变形构造相关的成岩作用研究则有助于揭示储层成岩演化、流体流动以及构造活动时期、期次及速率等重要信息。构造成岩作用提供了构造—成岩格架下探讨储层演化的新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这一思路在储层成因与预测、致密化机制及沉积盆地动力学过程等研究方面的应用。碳酸盐岩变形条带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相对较薄弱,未来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同时亟待建立考虑碳酸盐岩在内的新的变形条带分类体系。目前,不同变形构造之间的研究程度不均衡,变形条带与裂缝几乎构成了构造成岩作用研究的主体;与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砂岩脉等变形构造有关的构造成岩作用研究有待强化。变形构造空间分布预测及其对流体流动影响的研究要综合岩芯、露头及数值模拟等多种资料与方法。国内学者就中国中西部盆地深层系构造作用对储层演化的物理影响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构造作用对储层化学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已经起步;未来应重视运用构造成岩作用思路探究储层演化与分布的动力机制和过程,推进储层成岩动力学过程和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

  • 相关文献

[1]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在南黄海崂山隆起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吴淑玉,陈建文,刘俊,张银国,梁杰,袁勇,陈春峰,许明,张玉玺.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