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沾化凹陷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重力流沉积特征与源—汇体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静 1 ; 钟剑辉 2 ; 宋明水 2 ; 张宇 2 ; 向奎 2 ; 赵永福 2 ; 俞国鼎 2 ; 李欣尧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中石化油田部勘探处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中石化油田部勘探处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中石化油田部勘探处;

关键词: 碎屑流;异重流;滑塌;源—汇体系;斜坡带;沙三段;沾化凹陷

期刊名称: 沉积学报

ISSN: 1000-0550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542-5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岩芯观察、粒度分析、薄片鉴定、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解释等为主要手段,研究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主要沉积物重力流类型及其沉积特征,探讨不同触发机制下的沉积物重力流演化过程和构造活动对重力流沉积过程及砂体展布的控制,总结源—汇耦合体系,建立斜坡带重力流砂体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沉积时期发育异重流、碎屑流、浊流、液化流和滑动—滑塌五种沉积物重力流,具有洪水型和滑塌型两种触发机制,流体演变总体处于碎屑流向浊流演化的早期阶段,推测研究区以北深水区仍发育碎屑流沉积且开始广泛发育浊流沉积。构造作用对研究区沙三段流体性质与演化、同生变形构造和重力流成因砂体的发育与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总体上,研究区具有断槽沟谷、断裂坡折、断裂走向斜坡及缓坡沟谷等4种主要的源—汇耦合体系。纵向上,研究区沙三段自下而上由(半)深湖、近岸水下扇、滑塌扇沉积演变为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扇三角洲沉积;平面上,研究区东部主要发育来自孤岛凸起的扇三角洲前缘和近岸水下扇,西部主要发育来自陈家庄凸起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中部主要发育串珠状滑塌扇体。

  • 相关文献

[1]波致海床液化引发底边界高浓度悬浮体形成过程的试验研究. 崔凯,贾永刚,刘晓磊,文明征,单红仙. 2018

[2]陆相湖盆深水重力流混合事件层沉积及沉积学意义. 杨田,操应长,田景春,牛小兵,李士祥,周新平,金杰华,张倚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