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刈割对青稞恢复特性及籽粒和秸秆产量品质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贺佳奇 1 ; 白羿雄 1 ; 姚晓华 1 ; 姚有华 1 ; 安立昆 1 ; 王玉琴 2 ; 王小萍 1 ; 李新 1 ; 崔永梅 1 ; 吴昆仑 1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麦类改良中心青海青稞分中心

2.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关键词: 再生恢复;产量;饲用品质;抗氧化酶;内源激素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4 年 50 卷 003 期

页码: 747-7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明刈割对青稞植株再生恢复农艺与理化特性变化规律,解析青稞籽粒和秸秆产量品质指标对刈割处理响应规律,为青稞"粮苗草三用"生产模式应用和青稞植株再生恢复调控机制解析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 2021-2022年,以青稞品种昆仑 18 号和藏 1257 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生长(CK)为对照,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刈割后于 0 h(T0)、2 h(T1)、24 h(T2)、72 h(T3)、拔节期(T4)、抽穗期(T5)、灌浆期(T6)7 个发育阶段取材,以分析刈割后茎部再生恢复速率及残茬中抗氧化酶的变化规律;并对刈割后青稞秸秆和籽粒产量品质特性和内源激素快速响应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刈割使再生青稞秸秆及籽粒产量升高,并使茎秆中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升高,纤维类物质含量降低,使秸秆相对饲喂价值显著升高.刈割使青稞茎部株高和单株生物量生长恢复速率升高;使青稞每公顷穗数和千粒重增加,致使籽粒产量显著增加,并使籽粒中累积更多粗蛋白与淀粉.刈割后青稞残茬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含量迅速升高,并使残茬中的反式玉米素核苷(TZR)、异戊烯基腺苷(iPA)含量显著升高,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含量显著降低.青稞残茬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能在刈割后抗氧化酶系统快速响应、地上部快速再生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 相关文献

[1]饲用小黑麦品种(系)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综合评价. 刁玉虹,姚晓华,谢德庆,姚有华. 2024

[2]基于15N示踪的青稞氮素利用率和分蘖能力研究. 郭案铭,吴昆仑,姚晓华,姚有华. 2024

[3]基于~(15)N示踪的青稞氮素利用率和分蘖能力研究. 郭案铭,吴昆仑,姚晓华,姚有华. 2024

[4]菊苣肉质根膨大与其生理及基因表达变化初步研究. 侯志强,杨世鹏,张海旺,王丽慧,孙雪梅. 2024

[5]植物根际促生菌Pseudomonas putida UW4对菊花扦插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田洁,唐有林,王启璋,王海滨,韩睿. 2023

[6]NaHCO3胁迫下对青稞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乔枫,段国苹,许小宁,耿贵工,谢惠春. 2022

[7]StWIP2基因调控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 朱迪,周云,杨生龙,孙海宏,贺苗苗. 2024

[8]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研究. 吴振录,张勇,何中虎,樊哲儒,辛文利,邵立刚,李元清,杨文雄,魏亦勤,马晓刚,潘超,刘艳萍. 2003

[9]北方春小麦品种在西宁生态地区产量比较. 胡冬梅. 1999

[10]翠康生力液对青薯6号马铃薯喷施效应研究. 张凤军,张永成. 2009

[11]氮磷钾肥配施对全膜覆盖马铃薯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郭恒,贾豪,王舰. 2018

[12]有机水溶肥料(水剂)在设施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张洋. 2019

[13]青海优异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异及产量研究. 贺晨邦,马进福,王敏,何建兰,刘晓春. 2015

[14]氮、磷、钾肥配施对马铃薯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贾豪,郭恒,王舰. 2018

[15]马铃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 郭恒,贾豪. 2017

[16]马铃薯产量与栽培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关系研究. 张永成,张凤军. 2010

[17]解磷细菌的应用效果. 王亚艺,蔡晓剑,李松龄,李全辉. 2014

[18]硒对不同品种春油菜含硒量、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吴丽军,孙小凤,张荣,张洋,高旭升. 2013

[19]旱地缓释氮肥与普通尿素配施对覆膜蚕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永春,李萍. 2016

[20]不同品种与级别马铃薯种薯种植比较试验. 毛玉金,纳添仓.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